第52章 商贾 1

stingr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9中文网 www.79zw.com,最快更新汉末风云录最新章节!

    以至后来,吕布无奈之下又嫁女,他便‘以绵缠身,用甲包裹’,‘恐其有伤,不敢冲突重围’,可想吕布当时的情况有多么的危急,既要担心自己的性命,更要顾及家人的安危,但他想的更多的是让女儿平安无恙,否则也不会如此的麻烦。

    所以,纵观吕布这一生,有心人其实可以看出,吕布从来都未曾有过成就霸业的野心,他一直都是在为他人打小工,做苦力,早期如丁原、董卓、后期如张扬、张邈、袁绍等等,如果不是陈宫,吕布也绝对不会意图染指谋夺徐州的。

    由此可见,吕布更爱的是自己的小家。

    不过现在,尹铭自然不会傻傻的认为此时的吕布会对小貂蝉动心,但他却知道,吕布与貂蝉恐怕真的难逃夙缘。

    何为夙缘?

    简单的说夙缘就是前世的因缘。

    根据佛家的三世因果报应之说,一个人在今世的遭遇,或顺或逆,或苦或乐,都是由前生的行为决定的,所谓‘欲知前生因,现在受者是’。俗语‘夙缘’,即源天此说,意为前生而来的缘分。

    如《敦煌曲子词?鹊踏枝》中的一句:“自叹夙缘作他邦客,辜负尊亲虚劳力。”又如清?吴骞《扶风传信录》:“是夕生在他宅,闻仲仙户外呼之曰:‘夙缘已尽,别君去矣!’。”也作‘夙世有缘’。如茅盾《秋收》二:“可是现在,那阿多头和这刀就像夙世有缘似的!”

    如今看来吕布与貂蝉的夙世之缘,是早已注定的,不管是有尹铭这个穿越者在的世界,还是原本的世界里,他们都是注定要在一起的,或许结局都已经被安排好了。只是不知道这个结局,在有尹铭的世界里是否会如同在原本的世界里那般,即浪漫传奇又凄凉悲切!

    众人见到尹铭再一次的发呆,莫不愕然,目光又一次集中到他的身上。

    秀儿皱着眉说道:“小弟弟又怎么了,在想什么呢!”

    “贤弟,你今日怎么呢?”吕布大惑不解的问道。

    望着吕布关切的眼神,尹铭忽地哈哈大笑道:“我想通了。”

    “贤侄,你想通了什么呢?”甄逸的声音传过来。

    尹铭看了看众人一眼,古怪的指着秀儿说道:“自然是她的名字就叫任红昌,我管她叫姐了。”

    众人闻言齐齐失声大笑。

    秀儿一脸惑的问道:“我叫任红昌,这是我爹取得,你比我小自然要叫我姐姐了,这也须想通不想通吗?”

    尹铭看了看她又望了望吕布,笑道:“我想通的是原来的历史如何,已经无关重要了,因为有我的存在,我会让我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能轰轰烈烈的活着,都可以在历史上留下千古不灭的美名。我尹铭,绝不会辜负此生的!”

    在场诸人闻言虽然惊叹他的豪气,但更多的是一脸茫然,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尹铭指的是自己将来会让吕布与貂蝉的命运改变过来的,即使不能改变开始,也一定要改变结局。

    “哈哈哈!”尹铭突发豪情,哈哈大笑起来。

    “子栩先生,这位尊驾是谁?”

    突然,一个谦卑的声音在尹铭耳边响起。

    尹铭这才发现甄逸旁边还站着一人,只见那人七尺上下,体型微胖,一身灰布长衫,头戴皮帽,相貌虽然平平,但尹铭看他的第一感觉就知道此人一定是个商人,因为他的一双小眼睛闪耀着商人特有的精明。

    “噢,对对对!世平兄,这位是尹铭尹公子,乃尹氏尊公之后,忘忧公主之外孙是也。”甄逸猛一拍前额,望了一眼尹铭,对那人介绍道。然后又对尹铭说道:“贤侄,这位是我中山大贾张全张世平。”

    “啊!小人张世平见过尹公子。”那人慌忙走到尹铭跟前,躬身行礼道。

    “嗯!你是张世平,你果然是个商人。”

    尹铭惊叫一声,看来自己的眼光还真的很准,不过他怎么也没想到竟然在这里碰到了,资助刘备起兵的中山大贾张世平。

    “嘿呵!小人正是商民,让尹公子见笑了。”这张世平听得尹铭无心之言颇感尴尬,自嘲的说道。

    “世平兄,万万不要误会了我那贤侄,他可是对商人极为看重的啊。”甄逸听出张世平的委屈,赶紧解释道。

    尹铭这时猛然想起,商人在古代的社会地位是极其低下的,自己刚刚的莽撞想必伤了张世平的自尊心,于是连忙上前赔礼道歉:“小子年幼无知,说话有口无心,还望张先生海涵。”

    这下倒是把个张世平弄的手足无措了,然而却又激动不已,心中更是欢欣雀跃,对于尹铭,他此刻就有一种可以为其付出一切的想法。

    “多谢尹公子的厚爱,世平当誓死不忘,日后公子若有差遣,请只管吩咐下来就是,世平若有半句怨言必遭天谴。”张世平实在不知说什么好,只好掏心挖肺似得立誓表白一番。

    这个尹铭自知,自己的个人魅力还不至于如此无人可挡,而是古代商人实在是没有什么商民社会地位可言,尤其是在汉朝,只要发生战争,就将商人与罪犯、倒插门女婿等一同送到边疆去打仗送死。现在,身为贵族甚至是带有皇族血统的自己,竟然对他这个世人鄙视的商民如此客气,怎不让张世平情绪大大的失控呢!

    看着眼前情绪激动的张世平,尹铭想到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做商人妇’的诗句。从战国起中国的历代君主便推行重本弃末(即重农抑商)的政策,直到明末清初才有一个黄宗羲从经世致用的观点出发,认为工商业和农业都是经济之本,能生产大量财富,从而提出农商皆本之说。

    古人有句话说‘商人重利而轻离别’,在那个年代包括后世的商人都是非常辛苦的,到处奔波,而且古代的交通也不如后世那般发达,所以一行商便是长年在外,是以没有谁愿意将自家的闺女嫁给商人,嫁给了商人的女人就像是守活寡。

    汉朝从刘邦开始就对商人没什么好感,三番五次的颁布限制打击商人政令,这些政策在当时来说是正确的。汉朝初年,当时社会刚刚经历战乱,物资奇缺,商人屯积居奇是不利于统治的。其实,世界各国在同样的情形下都会采取相似的政策,除非他们不太长久的统治。

    西汉更是一向的采取抑商政策,由于刚刚建国需要恢复社会经济,鼓励国人重农,到文景之治的时期虽然出现了商人经营致富的交通王侯,势力超过官吏者,不过,在法律上商人仍然是没有什么地位的。

    汉朝文帝、景帝之时,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对商人的限制有了很大的放松,但是在法律层面上并没有根本的改变,社会上抑制商人尤其是不法商人的气氛依然很浓厚,当时经商的人大多是社会的低层,有钱人并不经商,而是让其仆人或奴隶来经商,例如眼前的甄逸就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