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钱是一种必需品

惠凌山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9中文网 www.79zw.com,最快更新妖怪恋爱手册最新章节!

    三银逐渐懂事时,曾经偷偷学了一个鉴定血缘关系的法术,用来验证自己到底是不是天帝的私生子。不管测试多少次,答案都是一样的,他跟天帝没有一点血缘关系,北海那两位恩爱夫妻才是他真真正正的父母。

    后来三银也不管了,猜想着可能是天帝老了,哪天心血来潮想要个儿子了,刚好看三银顺眼,就拿他排解寂寞。

    其实这个猜测很接近了,天帝确实老了,确实有点孤独寂寞冷,确实想给自己找个儿子。

    但是天帝是真的有个私生子,不对,准确地说,他还不知道到底是个私生子还是个私生女。

    这是另一段故事,暂且也按下不表。

    总之,这一个私生子或私生女,绝不会是三银。

    “说说吧,都做过什么坏事?”

    在天帝居住的私人雅苑里,女黑虎怪瘫坐在会客厅地板上,两眼无神,瑟瑟发抖。

    “就……就做过……这一回……”

    “哦?”

    “呜呜呜……我就是对员工差了点……呜呜……我真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啊……呜呜……”

    那女妖怪吓得哭起来。

    天帝上了年纪,耳朵吃不消这般聒噪。于是他起身跟三银交代:“我去拿份文件,你先在这看着。”

    说完便离开了房间,打算去对面的户籍处调一份档案回来。一条街的距离,天帝还没走出雅苑大门,就敏锐地嗅到一股血腥味。

    他一个闪现回来,却已经晚了。

    那女妖怪已倒在血泊中,脖子上有一道深深的刀痕。三银站在一旁,手上拿的正是那把划过他脸颊的匕首。

    “你……”

    天帝既是看着他长大,当成儿子来养,自然对他的各种行为都了如指掌。此时这种场面,天帝并不惊讶,只是很惶恐。

    “这岂不是……要瞒不住了……”

    瞒不住的并不是什么双重身份,或者什么杀人狂魔。

    三银不是个变态,也从没喜爱过杀人。

    相反,每个见过他的人,都会评价他一句:温柔谦恭,待人和善。

    三银确实待人很和善,甚至总是让姑娘们误会他很温柔,天天肆无忌惮地朝他喊着要给他生个小龙娃。

    三银通常会微笑着同她们打招呼,用充满宽容的声音说:“你们真是可爱。”

    尽管他心里已经一万个骂娘,但是他不说,他微笑。

    有些姑娘故意摔在他身上,他就微笑着扶起她说:“下次要小心一点。”

    有些姑娘把茶水倒在他身上,贴上来脱他衣服,他就微笑着推开她说:“不要担心,我来解决。”

    大多数时候,他懒得说话,就微笑着点头,表示你说的全都对,你想做什么就自便吧。

    三银时常问天帝:“为什么?”

    天帝也时常问三银:“什么为什么?”

    为什么礼仪老师会说,这是礼,这是德,不做就是失礼寡德。

    为什么微笑就是和善,没表情就是对别人不满意。

    为什么姑娘总是喊着爱他,却连他喜欢什么都不明白。

    “那……你喜欢什么?”

    天帝皱着一张老脸问,场面顿时十分诡谲。

    当然,这都是三银儿时的疑问了。

    他很聪明,很快就明白了一件事。提问是不能解决生活问题的,生活是靠选择来解决的。

    每一种选择都会有去路。

    除了其中一个。

    三银不喜欢原谅。

    原谅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可惜三银把这种品质从他的人生选择中划掉了。

    他决定不原谅。

    但凡是让他感到受伤的,他都不原谅。

    当然了,不原谅只是一种个人选择,通常不会发展到打打杀杀血流成河的地步。

    天帝专门给三银做了一个小型情报库,直接嵌入他脑子里,情报库连接了刑法处的犯罪信息,可以随意调取记录。

    为了这个小玩意儿,三银向天帝递交了一份两万字的论文,里面清楚论述了关于“为什么要它”、“怎么样制作它”、以及“本人将会如何使用它”这三大问题。

    通过伦理道德、个人心理、社会功效等多个方面深入展开论述,向天帝说明这并不是一个杀人狂魔因为想要合法杀人而进行的诡辩。

    “可是,这分明就是啊。”

    天帝对着那份文件研究了一个月,还是想不通:“儿子啊,原谅是一种高贵的品质……”

    “别说,再说就是断绝关系。”

    天帝左右观察了好几年,这干儿子虽然对外人冷情了点,但做事井井有条,生活健康规律。某杂谈书上的心理测试还说他是个充满理性智慧的人,断然不是一个疯癫的杀人狂。

    但是事无绝对,说不定他其实是个心理变态,还患有精神疾病。

    然而天帝还是妥协了,在三银成年礼那天,偷偷把他喊进屋内,将他一直想要的玩意送给了他。

    三银并不是要拿它检测仇人的过往,以此判断是不是能杀了泄愤。

    恰恰相反,他是打算造福人间。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他想要这个东西,其实跟什么原不原谅、宽不宽容的都没有关系,他是打算拿它创业。

    就冲着天帝老爹这最高权限,世上还会有什么情报是他收集不了的吗?

    虽然现在只开通了一个刑法信息库,但假以时日,一定可以打通情报网,创立情报站,走上事业巅峰。

    当然,这东西用来检查仇人的犯罪记录确实很方便,但却不是用来判断能不能搞死仇家。

    硬要往这方面扯些关系的话,这个系统也只能是用来限制他搞死仇家。

    选择不原谅的人,通常也是个难以受伤的。

    而难以受伤的人,通常一受伤就会变得不是人。

    三银会感到受伤的情况,回想起来并不多,但都是很怪的。

    比如那个女黑虎怪。

    其实在脸上划一道没什么,也不多疼,还会自动愈合。

    被一群老虎叼走也不是什么大事,毕竟人家人多势众,咱们形单影只。

    女黑虎怪要强招杂技团员工,一脸嚣张的模样,三银也觉得无伤大雅,这年头难道还不许人嚣张吗?

    按照回忆来说,是被刀子拍脸那下有问题。

    但是如果被拍脸就要杀人,那三银恐怕早已经下狱了。

    像这种因为单纯的个人原因,导致情绪变差的情况,就是用上信息查询的时候了。

    当翻阅一个人的过往,最坏不过是撒过谎,说过别人坏话,吵架时骂了娘,谈恋爱时变了心。这种时候,三银是断然不会搞得见血,这实在大可不必。

    可是他稍微瞅了一眼那女黑虎怪的过往,像什么虐待员工,坑蒙拐骗的就不说了。哪怕是些杀人放火,捉人来吃的,毕竟物竞天择不可避免,别说老虎吃人了,就连龙凶起来也是吃人的,三银也没有太放在心上。

    他想着算了吧,因为这种奇怪的点就滥开杀戒实在不是他的性格,便很随意地又往后多翻了几页。

    然后三银就看见,这鬼女人把一对人类夫妇绑在床上,以一种难以描述的残忍方式结束了他们的性命。

    那夫妇正是小雪的父母。

    三银有点难受了。

    又想起刀子在脸上的冰冷触感,跟回忆里不可触碰的某件事重叠起来。

    他忍不住顺应内心,抽出了那女妖的匕首,替天行了个道。

    “这岂不是……要瞒不住了……”

    天帝苦恼的是,偷偷给了三银信息库这件事情,他没有跟刑法部门知会。

    按照刑法堂堂主的说法,他这叫以公济私,是一定会被几个部门联合起来批评教育的。

    这位老天帝,在仙界实行法制建设,颇有成效。

    他为人宽厚,波澜不惊,情感丰富,工作尽责。

    他是一个好领导。

    对三银来说,他还是一个好父亲。

    在这样一位好父亲的熏陶下,三银其实脾气很好。

    更准确地说,他没有脾气这种东西。

    三银像一个厌世的人,他不喜欢很多东西。

    不喜欢人,不喜欢妖,不喜欢神仙,不喜欢俗世。

    他有时候觉得自己无欲无求的,考虑着是不是应该皈依佛门试试,说不定能开拓出另一番人生。

    但是他不喜欢念经,不喜欢有欲望却硬要压制欲望,最要命的是,他觉得自己不喜欢活着。

    这种情况在现代很好解释,大约就是一种抑郁症的状态。

    但是很难讲三银到底是不是抑郁症。

    也可能他就是寡情了点,没有那么多想法,也没有什么兴趣爱好。日子平平淡淡,对人和善可亲,虽然不太快乐吧,但也不是什么大事。

    快乐又不是生活的必需品。

    钱才是必需品。

    相传龙爱金子,这传说实在有些道理。三银很早就发现,人间是个赚钱的好地方,物欲横流,人类为了欲望甚至可以不顾生命,更别说金银财宝。

    三银相中了情报生意。

    这还是儿时他和天帝对坐谈心,两人互问“为什么”时得到的灵感。世上总有着数不清的“为什么”,每个人一生中都要问着各种不同的“为什么”。

    三银不能解答人生问题,却可以解答一些实际问题。比如:“为什么李小二家那么有钱,他有没有违法乱纪!”、“为什么隔壁老王能娶到漂亮媳妇,他是不是强逼民女!”、“为什么王麻子参加选秀能得第一,我才第一百四十二,他是不是有黑幕!”……诸如此类。

    为了这份事业,三银先是打起了刑法信息库的主意,费尽心机获得了权限。按照原本的计划,下一步就是解决妇女的八卦需求,与此对应的正是姻缘殿的红线册子。

    然而现在有一个问题迫在眉睫。

    “不能说?”

    “不能说。”

    “那怎么说?”

    “你随便说。”

    按照三银的建议,天帝并没有跟刑法部门实话实说,而是告诉刑法堂堂主:“其实我干儿子心理变态,还患有精神疾病。”

    自此,关于三银这个人,六界多有杜撰,还传出许多故事话本。

    三银在学堂一直表现优异,品行端庄,深受各位长辈和女子的喜爱,纵使有这件事在前,也没动摇“三银是个好学生”的地位,最多也就是变成了“三银是个有疾病的好学生,他已经很努力了!”

    这事过了一百年,又发生了第二件事,两件事加在一起,才使得老师们夜不能寐,聚众讨论,最终给出一个“不堪”的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