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刘启让步

星学长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9中文网 www.79zw.com,最快更新我是大汉太子妃最新章节!

    回到住所的刘荣和窦馨儿一样,将自己关在屋子里。家里的下人也不敢多问,只能小心翼翼做好自己的事情。

    而栗姬再次要求儿子早点回复皇帝,答应娶晁氏。万念俱灰的刘荣直接以绝食来抗议母亲的要求,栗姬也只能不断劝慰。

    切到未央宫宣明殿,黎泉匆匆从殿门口走进来。

    刘启见状,便问起了前一晚的情况,黎泉就将发生的一切如实告诉了皇帝。

    这长安城里,皇家的眼线还是很多的,但凡想知道一些消息都可以快速打探清楚。

    “既然这样,就让刘荣好好清醒清醒吧,等他想明白了再提娶亲的事情!唉,这个栗姬也真是,干嘛不先问问清楚,硬是整出这么多事情,这说出去的话和泼出去的水不一样嘛,叫朕如何收得回来!还有,你去告诉栗娘娘,好好劝劝儿子,还绝食,这不是笑话嘛!”

    “是,陛下,还有一件事要和您说!”

    “什么事儿?”

    “丞相府的人来的消息,丞相大人因为上次参晁大人的事情,被气得吐血,快不行了!”

    “真有此事?”刘启听了这个消息比较诧异。

    丞相申屠嘉前面介绍过,是西汉的开国功臣,当年跟随高祖刘邦攻打项羽,先帝时期,升御史大夫再到丞相,然后一直到刘启继位,一生戎马征战,这会因为一个晁错,居然被气得吐血命不久矣!

    一朝天子一朝臣,申屠嘉作为文帝时期的最高官员之一,自然是比不过现在的晁错,即便晁错此时还只是个内史。

    但是君臣之间还是要维持最基本的礼节,刘启便让黎泉去传达一些天子的关怀。

    申屠嘉的病危,最开心的是晁错,朝中又少了一个政敌。不开心的是窦婴、袁盎等人,少了一个和晁错抗衡的伙伴。

    窦婴一家的命运也将随着这件事发生变化!

    再看到窦太后那边,自从上次家宴后,窦太后的心情就一直不太好。午饭过后,本想小憩一下,却听到外面的侍女叽叽喳喳个没完。这眼睛看不见的人,耳朵就特灵,隐隐约约就听到他们在议论刘荣。

    这下老太太来了精神,起身,静悄悄地走到了殿门口,“混账,长公子也是你们在背后议论的吗?他怎么了?”

    聊得正欢的三个侍女被太后从背后突然这么一问,立刻吓得魂飞魄散跪在地上,“太后饶命,太后饶命!”

    “行了,说!怎么回事!”

    “回太后,我们也是听来的消息,说长公子绝食了!”

    老太太被这个消息惊到了,“什么!绝食?为什么?”

    “据说是栗娘娘逼迫长公子娶晁大人家的侄女!”

    “行了,该当值的好好当值!以后不准议论皇家的事情,不然重罚!”

    回到卧榻边的老太太没有了睡意,她很疼这个大孙子,护短的她很自然的想着插手此事!

    ......

    正在殿内看竹简材料的刘启眉头紧缩,边境又不安宁了,匈奴进犯了并州的上郡。

    刘启正准备叫黎泉去请晁错,就听到外面一声,“太后到!”

    顾不及请晁错了,孝顺的刘启连忙起身到门口迎接,“娘,您怎么特意来了,叫个人来传个话,朕去您那不就好了!”

    窦太后用拐杖捶地,非常不满,“我再不来,我的孙在就饿死了!”

    “唉呀,娘,关于刘荣的事情,栗姬她会管好的!”

    “怎么管?我说你们为什么这么逼迫他啊?你自己也想想当年,太皇太后让你娶薄家女的时候!”

    刘启无奈,当年奶奶给他指婚,他确实不愿意,但是生在皇家,很多事情本来就是无法去随心所欲的。

    “娘,刘荣娶亲这事是下了圣旨的,也是和晁错那边说好的!这板上定钉的事情,怎么可能说改就改啊!以后朕说的话还算不算数,而且朕对刘荣给予厚望,晁错通古知今,学识和见识非常渊博,刘荣娶了他的侄女,以后必然背后的力量更强!”

    “那怎么办呢?哎,刘荣还年轻,倔一点,以后会好的,不愿意娶就不娶吧,至于你说的君无戏言,给刘荣一个什么惩罚就算了!”

    “娘!朕...”

    老太太打断了刘启,“就这样吧!不然还真看他饿死?父子两有什么好置气的!”

    特别讲孝道的刘启只能答应,窦太后还不放心,要求刘启立刻给栗娘娘和刘荣传话,大致意思就是不想娶晁家的女儿就不娶,但是违抗圣旨是要处罚的。至于怎么处罚,老太太没说,让刘启自己去安排。

    黎泉按照意思去传了话,栗姬听了双目晕眩,她本来想着儿子怄气绝食,再劝导劝导就好了,没想到新的旨意来得这么快。

    她害怕,怕什么?怕皇帝对刘荣失望,怕儿子失去争夺储君之位的机会。

    而刘荣倒是开心了,他觉得父皇可以收回成命,自然不久的将来也会同意他娶窦馨儿的。

    至于如何惩罚刘荣,刘启还在盘算,虽然说是惩罚,但是刘启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以惩罚为名,让刘荣得到成长,得到锻炼。不然自己有心将皇位传给他,以他此刻的情况,明显是不合适的,也是威望不足的!

    又过去两日,历经了高祖,惠帝,高后,文帝,当今圣上一共五朝的元老申屠嘉呕血去世,朝廷上下哗然,大家都很清楚,老丞相是被晁错气死的。

    这天朝会,刘启准备升御史大夫陶青替丞相位,而空缺的御史大夫,刘启准备让晁错担任,这引起了以窦婴为首的团体强烈反对,包括了中尉、廷尉都对晁错不满。

    窦婴率先参晁错,“陛下,晁大人知法犯法,任人唯亲,仗着您的宠信,胡作非为,就因为他私凿城墙却巧舌狡辩,逃过审判,才气死了丞相!臣以为,就算那件事情晁大人无错,但是这种人决不能入列三公之位!”

    “臣附议!”“臣附议!”

    老谋深算的晁错见大家反对他,直接搬出皇帝来压他们,“臣凿的墙,乃是外围的墙,根本不是宗室的墙,这是陛下调查过的,而且我这么做,也是为了办事方便,为了我大汉效力,你们还要拿这个说事,就是质疑陛下!”

    晁错这番话和炸弹一样,炸得大家哑口无言。

    “窦大人,申丞相的死,一不是我晁错打的,二不是我晁错骂的,是他自己想着挤掉我这个敢于直言,忠心耿耿的臣子,然后在朝廷中就没人能对抗他了,可惜害人不成自己被气死了,我倒要看看,今天这个大殿上,还有谁是他的追随者,想着扳倒朝廷忠臣,好忽悠陛下!”

    “我...”窦婴被晁错怼得一句话也说不出口,连忙慌张跪下,“陛下,陛下,我对陛下对我大汉忠心耿耿啊!”

    刚才还想着一起参晁错的人都不再作声,默默退了回去。

    见到这个场景,刘启做起了和事佬,“好啦,窦婴,朕知道你的为人,你也别参晁错了,这事就这么着吧!”

    窦婴此刻也只能老实地退到位置上,对晁错有怨气,但是也无能为力,因为皇帝是站在晁错一边的。就这样,晁错顺利升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地位进一步提升。

    “诸位,今天朕还有一事要说,前两天,边境又不安宁了,想必你们也知道了,匈奴侵犯了我大汉的并州上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根据线报,吴王那边暂时没有什么动作,朕决定,将周亚夫调到上郡那边去统领将士!”

    这个决议得到了大家普遍支持,而刘启接下来的另外一个消息,大家不太赞同。

    “还有,因为刘荣公然违抗朕的决议,朕决定,发配刘荣到周亚夫军中反思!”

    一听到这个消息,大家议论纷纷,众大臣的意思是此事万万不可,长公子人品贵重,而边境疾苦,又常有匈奴滋事,万一出了什么问题不得了。

    “朕意已决,此事无需议了!”

    朝议这边刚结束,消息就快速传到了栗姬那边,心疼儿子的栗姬立马又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