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韩信《将军行》

熊熊猫呀呀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9中文网 www.79zw.com,最快更新当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后最新章节!

    第14章  韩信《将军行》

    苏粒解决了自己的晚饭,决定去附近的公园散散步。

    在傍晚,走在公园的小道上,旁边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晚风。

    身边有夜跑的人,有带小孩的人,有也来散步的老人家,大家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吹着晚风,漫步在同样的小道上。

    这样的感觉真的很安逸,很舒服。

    苏粒戴上她的蓝牙耳机,想了想,选择了忘川的歌单,随机播放。有什么比边听音乐边在公园散步更自在的呢~

    这个旋律她很熟啊,《将军行》,讲韩信的。她随机的第一首歌就这么燃嘛……

    【但有鸿鹄之心,怎可少游市井

    定携剑出淮阴

    ……

    争霸业各展旗旌谁得将军便得太平

    壮士死不惜发肤,况忍却一时之辱

    耳听秋声点兵,心腑唯万骑千军

    ……

    空塞风动角弓鸣,垓下空留楚歌音

    转目间又宴鸿门谁作主人,谁为上宾

    幽夜下杯声烛影,问天下听谁号令

    曾经置腹推心,高坛之上拜将军

    ……

    征侯一片客子心,当年餐饭尚千金

    既授印便承命

    念妇人,感知音,况是君

    ……

    记得少年峥嵘夜,黑天海上满彤云

    千帐同歌对酒饮

    风扬缨沙吹鬓,声催战震耳鸣

    万师共饮

    而今排棋至天明,方寸窗竹空摇影

    满室钟似鸣金

    此身已,不惧死,何惧听

    成功名。能几人,鬓尚青】

    呜呜呜,我可怜的兵仙韩信。

    苏粒没忍住,找了个亭子坐下,打开了评论区——

    网友A:从度娘回来的人来科普啦!

    韩信,(???至公元前196年),淮阴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

    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

    在其一生的军事生涯中定三秦,擒魏、取代、破赵、胁燕、击齐,灭楚,名闻海内,威震天下;作为军事理论家整理兵书、序次兵法,著有《韩信兵法》三篇,《汉书·艺文志》将其归类为“兵权谋家”。

    时人评价为“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后人则奉之为“兵仙”“神帅”。[星星眼][星星眼][星星眼]

    网友B:

    世人都说刘邦冤杀淮阴侯,刘邦若是真想杀他,何必等上三年,偏偏在自己离京平叛的时候杀他呢。

    蒯彻游说多年让韩信反叛,可那个一饭千金的小子却不忍辜负刘邦的知遇之恩。

    天下已定,韩信沦为阶下囚,刘邦还是去找他喝酒打趣。韩信冤死后,史书记载“既喜且怜”。

    我认为一个真的没有想过要背叛,一个也真的没想过要过河拆桥。

    回复:

    (这对君臣很难说谁对谁错,没办法,秦汉之际是高端局,这样的结局是注定的。至少他们成就了彼此,也是一段佳话了。)

    (老刘肯定没打算当时就杀,因为韩信一死英布彭越他就压不住了,一大把年纪出征还是很要命的。

    但是对吕后而言,老刘自己不也能打英布嘛,所以就是,夫妻俩都挺欣赏韩信,但因为相同又不同的利益诉求都要杀韩信。

    如果刘邦真的完全不想杀,不会有‘且喜’,但是如果真的下了决心,也不会有‘且怜之’。

    高祖夫妻是两个相互依靠又各自独立政治团体,有共同利益也有各自的诉求。共同利益是杀韩信,不同诉求就是啥时候杀。

    刘邦要防着韩信坏他的大汉江山,所以大概会在临走前把韩信带走,但是吕后要防着刘邦换太子,所以拉萧何杀韩信,还拉拢了张良。

    汉初三杰俩都是吕后的人,剩下一个死了,刘邦也就只能妥协了。)

    (就从现在的史料以及研究资料来看,他还真就没有反。手握兵权做王的时候不反,在长安软禁了六年被贬淮阴侯的时候突然想起来造反[翻白眼])

    网友C:“念妇人,感知音,况是君。”这句写的真的,我心里都一酸[大哭]

    网友D:

    信之用兵,古今一人而已。——(宋)陈亮

    抱王霸之大略,蓄英雄之壮图,志吞六合,气盖万夫——(宋)苏轼

    网友E:

    “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倍之不祥,虽死不易。”

    ——————

    汉初,刘邦和群臣看天幕又变黑,本来都打算散了,没想到突然天幕是黑了,可竟然还有声音传出来!

    他们于是又坐了回去,没有画面,只能竖着耳朵听。

    越听,就越不对劲。

    ……

    这音乐播完,天幕就又光芒四射,接着,一排排的后人评论涌上来。

    ……

    沉默,是安静到令人害怕的沉默。

    众人的眼睛来回瞟着事件的几个当事人,却谁也不敢开口先说话。

    这天幕,要么不放我们大汉,一放全是惊天动地的消息。

    刘邦先出声了,他直接朝韩信喊:“‘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从’?这些话你什么时候说的!!!”他不可置信。

    这话他怎么没听过,这韩信是傻子吧,怎么好话在背后说!

    想到后面韩信死了,他还“且喜且怜之”,刘邦又一阵心虚。

    唉,做皇帝真不容易。

    被贬为淮阴侯的韩信早就已经破罐子破摔了,又想到自己的死法,委屈了。

    反正都这样了,他还顾忌什么,没好气地说:“攻打齐国时,项羽派使者说服我三分天下!”

    ……你可真行,那你不给我说上几句,表表忠心,还给我写信要封你做齐王安定齐地?!

    刘邦觉得后人怪不得给韩信叫兵仙了,他除了用兵别的啥都不会是吧,怎么其他方面这么憨呢!

    “我当时在荥阳和项羽对峙,你突然写信让我封你为齐王,我能不怀疑你吗!”

    “我为你做这么多事,你封我个王怎么了!”

    韩信心里就想着封王,他跟着刘邦打天下不就是想混个诸侯王当当吗。

    刘邦都快气撅了,就这脑子,他觉得他之前的防备提防都是笑话。

    “……你还是好好研究兵法,好好写书吧你。”其他的事情不适合你。

    不过,他是郡县制的坚定支持者,诸侯王,肯定是要削弱的。

    这天幕的后人这么喜欢韩信,而且这么一看他与韩信确实有误会,这次就饶他一命吧。

    想着,刘邦又开始忧愁了。

    他老了,韩信还这么年轻,就算他放韩信一马,他实在担心未来的皇帝压不住韩信啊。

    想到吕后拉拢萧何和张良,韩信死了,难道未来真是刘盈上位?

    能让大汉击败匈奴灭南越的皇帝是刘盈的后代?

    反正绝对不可能是刘盈灭的。

    这天幕真是给他出难题。

    ……

    秦,嬴政心里不祥的预感越来越强烈。

    这是汉初的将军,是兵仙。“定三秦,擒魏、取代、破赵、胁燕、击齐,灭楚”这是他的功绩?

    他大秦不是一统六国了吗,后来到底发生了何事,为何又分崩离析了,难道直到大秦灭亡,六国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怎会如此!

    “楚河汉界”,这件事与楚国有关?

    嬴政有点慌,他现在觉得,他的大秦,没有千秋万代,或许也并不长命……

    汉武帝时期,刘彻看着天幕对韩信的喜爱,幽幽地说:

    “高祖和淮阴侯确实是阴差阳错啊,朕就不一样了,朕一定给我的大将军完全的信任,只要大将军敢赢,朕什么都敢给他!”

    “唉,高祖皇帝不珍惜,我珍惜啊!天幕能不能多给我几个韩信转世,朕绝不辜负!”

    刘彻看了一眼站在他身侧的卫青,又喜悦地夸赞:“幸好朕还有你啊,你就是朕的大司马大将军!”

    卫青并没有因为刘彻表露的喜欢而喜形于色,只是行了个礼:“是陛下太过抬爱了。”

    ……

    唐,李世民也明白这天幕是在唱淮阴侯韩信了。这种介绍人物生平的音乐倒是有趣,和大唐的曲调不同,却也别有一番韵味。

    “汉高祖有兵仙韩信,朕也有李靖,不知天幕是否会为李靖做歌。”

    其实他心里想的是,他也很会打仗啊,天幕有没有专门为他写的歌啊,想听!

    清,对于天幕展现的各种视频,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了,对于这个韩信,也就学堂的学子和朝廷上讨论两句。毕竟都是知道的历史了。

    他们开始佛系起来了,反正目前来看视频讲到历代王朝,貌似终点也就到清。

    然后就是各国混战。

    只要不提到大清,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