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兄难为1-31

人参福果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9中文网 www.79zw.com,最快更新快穿之行旅最新章节!

    “那我先问几个问题啊,咱们呢,诚实回答,不要隐瞒。”

    “额,这……”徐子扬不自觉地看向大哥。

    “放心,都是能回答的,没有什么难答的。”

    “张老弟,你问吧,保证老老实实回答。”徐子深笑着说。

    “第一个问题,遇到事情了,你最先找谁?”

    “大哥。”徐子扬又看向大哥。

    “第二,你有什么长处?”

    “这,这,这怎么好说。”徐子扬才恢复了正常肤色的脸又变得通红。

    “自己最了解自己,你先说了,然后你大哥补充说。”

    “我守信,不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嗯,还有呢?”张大牛等了半天,没等到更多的,问道。

    “没了。”徐子扬摇头。

    “不对,不对,让你大哥说。”张大牛看向徐子深。

    徐子深沉吟片刻,说:“我小弟孝顺长辈,友爱兄弟,诚实守信,做事踏实,细心谨慎,能吃苦,不怕累,还有很多数不过来。”

    张大牛听着徐子深慢慢数着,旁边的徐子扬虽然脸很红,但却抬起来了些,这算是建立自信心吧。

    “你看,你明明有这么多长处,怎么还说没有呢?”

    “对啊,小弟,你还有很多长处,大哥这一时都数不过来。”

    “第三个问题,身边有哪些交好的朋友?”

    “嗯,隔壁店铺的许二和邻居家的毛子。”

    “就两个?”

    “对。”徐子扬想了想,点头肯定。

    “那私塾里的那些人呢?”徐子深插嘴问道。

    “那些都是大哥和二哥的朋友啊。”

    “那,那……”徐子深想说什么,还是住了嘴。

    张大牛大概了解了情况后,仔细“搜刮”了一下自己的记忆,组织了一下语言说,

    “首先,徐大哥,你们家得把子扬放开,他的事情都得他自己做主,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你们要跟子扬说他的长处有什么,每个人都要说,这个就得你回去了再说;

    第三步,每天都要跟子扬说一句鼓励的话,这些是家里需要做的;

    下面就是子扬要做的事:在房间最显眼的地方贴上‘我很棒!’这句话。”

    “那个,张哥,这些也太难为情了吧。”徐子扬听完,整个人都有些坐立难安。

    对于内敛的人来说,的确是有些难为情。

    不过在张大牛看来,这就是一个长期心理暗示,建立他的自信心的做法。

    要知道,他前世公司团建的时候,可是要在众多不熟悉的同事面前喊话,这喊的话可更羞耻啊。

    这种家里人每天的“彩虹夸夸”根本不算什么,小意思小意思。

    当然张大牛看来的小意思,对于徐子扬来说,简直是把他的上限顶到天上去了。

    “我再教你一招,要是你觉得不好意思的时候,你就跟对方对视,看对方的眼睛。第一次第二次肯定不适应,时间长了,你慢慢就不觉得害臊了。”

    徐子深半晌没说话,也是被张大牛这些话给惊到了。

    虽然自己做生意的时候,也是把自己的货夸了又夸,但这样直白的夸人还真是让人不好意思。

    “我再送你一句话,‘你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

    这句话可是张大牛以前常常对自己说的话,有时候不给自己灌些心灵鸡汤,还真是撑不下去。

    人就是得靠自己,张大牛觉得就是徐子深他们家里把徐子扬看的太轻又太重了。

    太轻,总觉得徐子扬还小,得被照顾,怎么的也是个十七八的人了,这年代都谈婚论嫁了,有些人都当爹了。

    太重,总怕徐子扬受伤,全家都看重,悉心呵护着,怎么独立啊。

    要说张二牛以前也有些像这样,大事小事都是张大牛做主,他只负责埋头做事。成亲了,也是听媳妇的安排,没什么主见。

    就像张二牛原本的人生,娶了个心眼小的媳妇,也就被牵着鼻子走了。

    “张老弟,我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家去了,我就这样跟家里人说。”徐子深想了半天,还是决定试一试。

    虽然这个法子听起来挺不靠谱的,但家里也试过很多办法了,也不差这一个,试一试。

    “大哥,真这样啊,这……”徐子扬抓耳挠腮,脸红到了一个极限。

    “小弟,我觉得刚刚那话说的不错,‘你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大哥不能陪你一辈子,还是要你自己做好才是。

    对了,张老弟,刚刚那句话说的可真好,不知是哪位大儒的名句?”

    “额,这个,我也忘了,不知是从哪本书上看到的,就记下了。”

    张大牛心想,我也不知道啊,早就忘了哪里看来的了。

    “张老弟的学识颇广,实在让我佩服啊。”

    “哪里哪里,不过是认得几个字罢了。”真的是只认得几个字。

    “张老弟莫谦虚,日后去了县城,一定要让我们兄弟好好招待你。县学斜对面有一家卖布的店,我回去了就交待,张老弟只要跟掌柜说一声,我就知道张老弟到了县城。”

    “一定一定。”张大牛笑着应下。

    县学那边可是学区商铺啊,还是掌柜看店,又有这么多伙计。没想到徐家两兄弟看着简朴,说话做事也很随和,家里听着挺殷实的啊。

    不过张大牛没当回事,谁知道这徐子深是不是说的客套话,以后能去县城再说。

    三人聊完,徐子深就招呼着伙计们收拾东西,检查货物,张大牛拿出之前点的菜算账。

    张家没有算盘,这样的数字张大牛就用心算很快算出来了。

    “徐大哥,三两二钱又十四文钱,你就给三两二钱银子就好了。”张大牛数着代表菜式的竹片,来来回回算了三遍,确保无误了,对徐子深说。

    “这么快!张老弟真是真人不露相啊,不用算盘还这么快算出来。”

    徐子深看着张大牛没有算盘,还以为可得等一会儿呢。

    “还好还好。”张大牛心虚地接下了这波夸赞。

    “抹什么零头,别抹零头了,这顿饭好吃还这么便宜,就三两三钱,别推脱。

    张老弟,你可不知道,我们这路上吃饭,有些地方难吃还贵得很。

    有些店做独门生意,就今天一半的菜要了我五两银子!我这暴脾气,差点当时就砸场子了。”

    “这怎么……”张大牛要推辞。

    “张哥别推辞了,我大哥说话向来算数的。”徐子扬看张大牛还想推辞,赶紧说。

    “这可真是,徐大哥,我去给你拿些菱角,今天刚摘下来的新鲜的。你们等等,我现在就去煮,带着路上填填肚子也好,千万不要推辞。”

    张大牛说着,对着厨房喊张二妹去把菱角煮上,挑嫩的。然后又叫张大妹给每个桌子上茶,让张三牛去给伙计们的水囊添上烧过的水。

    怎么的也得让服务值上八十六文的小费啊。

    徐子深看食肆的人一阵忙活开,索性招呼伙计们坐下歇会儿。现在才未时,赶路快的话,今天下午就能到镇上,明儿一早早点出发,中午就能到县城了。

    其实要不是县城晚上会闭城门,队伍赶城门关闭前进去赶不及,徐子深也不会在镇上停一晚,现在也肯定会吃完饭立马赶路,不会在这里耽搁这么久。

    既然反正是到镇上休息,现在多歇会儿也就不算什么了。

    厨房里,张二妹把煮鸡蛋都捞起来,放到一个竹篓子里盛着。锅里的水都舀干,换上新的干净的水,把冲过的菱角倒进去,盖上木锅盖,大火烧煮。

    张大妹把桌上喝干的茶壶收回来,从煮茶的瓮里给每个茶壶都添满,送到各个桌子上。

    张三牛则是把伙计们的水囊、竹筒都收起来,往瓮里晾着的凉白开里加了少许盐,等盐化了,才添进水囊和竹筒里。

    “小兄弟,你刚刚那是加了什么?盐?”一个伙计疑惑地问。

    “是,是一点点细盐,我大哥说流汗多了,得喝淡盐水才行,不然喝白水越喝越渴。”张三牛添满一个水囊,递给问话的伙计。

    “对啊,我说怎么喝再多水都不解渴呢。”

    “是啊,是啊,我也是。”

    “我们这下可学到了!”

    ……

    开始只是一个人这样说,说着说着,所有人都这样说了。

    “但是盐太多了也不行,也会咸的慌。”张三牛打断,严肃提醒道。

    “不会太多的,盐可贵了,不会放太多的。”

    “哎呀,你说盐怎么那么贵呢,我娘每次去买盐都得念叨好久。”

    “是啊,盐也太贵了,便宜的还苦的很。”

    ……

    二十多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话题很快就不知道转到哪里去了。

    话题转的太快,张三牛一下没跟上节奏,后面就完全插不上话了,添完了水就走了。

    锅里煮的野菱角很快就慢慢散发出香味,张二妹揭开锅盖,用锅铲捞起一个,用冷水泡一下,不那么烫了用力掰着两个角,菱角就从中间断开,露出里面的果肉。

    煮熟后的菱角从那种脆的口感,变成软糯的口感就算熟了。

    张二妹尝到味道熟了,用锅铲全都捞起来,放到簸箕里凉一凉,也是把水漏掉,最后用竹编的篓子装着,装了满满一篓子。

    这种竹篾编的篓子,村里人都会做,张大牛也从记忆里学到,还改进了给加了个合适的盖子。

    用张大牛的话说,反正自己怎么的也算个竹编艺术家了。

    装鸡蛋的篓子和装野菱角的篓子都是张大牛练手编的,编的还挺不错,至少编的很密,东西不会掉出来。

    野菱角和鸡蛋到手,这下商队也是没什么理由再歇了,天色也不早了。

    张大牛带着弟妹几个站在路边送走商队,隔老远了,还有跳脱的伙计回身招手。等看不见人了,张大牛几个才回了食肆。

    今天这顿得了三两三钱,这可是二十来个壮劳力吃的东西,虽然不是很精细的东西,但也才花了三两多。

    这样一比较,就知道前几天赚的那三十两简直是大进账。

    尽管那天做的确实比今天精细很多,用屏风圈出空间,包括各方面的招待都仔细很多,但也是赚大了。

    收拾完了厨房、桌子、地面,很快又来了客人,食肆又开始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