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兄难为1-41

人参福果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9中文网 www.79zw.com,最快更新快穿之行旅最新章节!

    不出意外的,村子里今晚到处是小孩儿们被揍得哇哇叫的声音,当然也有些小孩儿没被揍,就是眼泪汪汪地站在院子里罚站。

    张大牛一早送走了去赶场的张二牛、张大妹和张四牛,带着张二妹和张三牛到了食肆。

    果然就如张大牛预料的,今天来来往往的人可多,不说都进来吃东西吧,总有一部分人进来喝茶歇会儿的。

    最忙的时候,三个人都忙的团团转。而省事的红薯粉,中午过了后,都没剩多少了。本来只打算卖红薯粉的,张大牛不得不把食材又拿出来,要是红薯粉卖完了,就做菜。

    下午的时候,张大牛以为昨儿晚上挨揍了的小孩儿不会再来玩了,没想到过了中午人最多的那个时间段,小孩儿们瞅着空又跑到这边来玩了。

    今天张大牛倒是没有给小孩儿们特意做东西吃,一方面是卖的差不多了,另一方面实在是一直都没怎么歇着,没时间特意做什么。

    不过张大牛还是煮了些红薯给小孩儿们做“下午茶”,垫垫肚子,照样也是吃的津津有味,好养活的很。

    张二牛三个下午回来的很早,估计就是在镇上凑了个热闹,转了转就回了。回来的时候,牛车上拖着个大铁锅,是之前在镇上铁匠那里订的。

    过了这么久,总算是打好了,家里的土灶总算不用空荡荡地“张着大嘴”了,说起来效率真是不高。

    张大牛也没让张二牛和张大妹在这停留,让他们卸了买回来的东西,先回去收拾,把灶整好。

    把张四牛留在食肆这里先和小伙伴们玩会儿,等小伙伴们回去了就背书,虽然学堂是放假了,但是不学习是不可能滴。

    学习不能停!

    张四牛哀嚎着留下来,不过还是不敢违背大哥的意愿,瘪着嘴不情愿地留下来和张三牛作伴了。

    晚饭等到天已经快黑透了才吃到,回去的时候,路上还有行人来来往往。虽说这条路上每天来往的人都不少,但遇上赶场的日子,人会翻倍的多。

    张二妹一手拿着火把子走在前面,一手抓着牵三只白鹅的绳子,这三只白鹅还需要控制,小黑已经展现出狗恋家的特质,一般都很机警地守着门。

    在家的时候,张二牛给小黑把窝放在了堂屋的角落里,但一到晚上,小黑就会自己趴到廊下自觉地守着。

    不管家里人怎么关着,每天晚上都会自己从后头的屋门那里钻出去,绕到前院来守着。

    后来张大牛干脆把狗窝给搬到了廊下,免得半夜小黑趴在廊下冻着了。

    每天晚上守着的时候都很机警,不会整个身子都进到窝里去,而是半个身子趴在外面,一有什么动静立刻就站起来,立着两只耳朵听。

    好几次张大牛半夜起夜都被小黑盯着审视,有几次张大牛还真被黑夜中的两只反光的眼睛吓到了。

    白天跟着到食肆的时候,除了跟小孩儿们玩,小黑一般就趴在食肆门口补觉,谁经过都会立马睁眼看。

    张大牛觉得这狗小时候还不会吓到人,等大了容易吓到客人,每次都又拖又拽的,好不容易才让小黑习惯待在厨房里,或者柜台里只有自家人能看到的地方。

    张大牛背着背篓,里面装着给张二牛和张大妹带的饭菜,一手拉着张三牛,一手牵着张四牛,听着张四牛手舞足蹈地讲今天镇子场上的新鲜事。

    走到家门口,发现门上还拴着,看着家里是没人的样子。

    张大牛拉开门栓,推开门,里面黑漆漆的,的确是没人,不知道俩人干嘛去了。张大牛把东西放下,去到厨房里看锅灶。

    张二妹、张三牛和张四牛也跟在张大牛屁股后面进了厨房,想看看新锅灶成什么样子了。

    张大牛拿着火把子凑近看,大小正合适,卡在留出的位置上。张大牛想着得找个时间把家里的新锅给开了,免得放这里生锈。

    这锅还没开,就暂时不能用,开新锅是家里顶重要的事,还得选个大吉的日子,正式着来才行。

    张大牛让张二妹先去烧水洗澡,自己先给这两个小的烧洗澡水,也不知道那俩干嘛去了,天都黑透了还没回来。

    正忙着给俩小孩儿擦身子,把三牛和四牛给从大盆里捞起来穿衣服的时候,张二牛和张大妹回来了,牵着大黄,拖着满车的红薯和红薯秧子。

    张大牛听见动静,把俩小孩一手一个穿好鞋,放到地上。出来看见张二牛和张大妹,赶紧接过大黄的绳子,让两人把背上的背篓放下。

    这俩人,不仅车上堆得满满的,两人背的背篓也装满了,走这么远回来,腰都压弯了。

    洗完出来的张二妹听见声音,出来看到二哥和大姐累得不行的样子,赶紧倒了两杯水递给坐凳子上休息的两人,小跑着去厨房把热着的饭菜端出来。

    张大牛把板车卸下来,把大黄送回牛棚里,在大黄的食槽里加了不少豆渣和嫩红薯秧子,今儿累了一天了,大黄可得好好犒劳犒劳。

    “你们怎么搞到这时候才回来?”张大牛走进堂屋坐下,问道。

    张二牛和张大妹两个歇了会儿气,大口大口地往嘴里扒吃的,看那样子像一天没吃。

    “都是二哥,我们俩收拾好了,二哥说时间还早,然后我们俩就去了地里扒红薯,谁知道二哥硬要把车装满才回来,可饿死我了。”张大妹嚼完嘴里的,一脸悲愤地说。

    “我那不是想着,都牵了大黄来了,可不能白跑一趟嘛。”张二牛看着妹子,憨笑着说。

    “那还把背篓都装那么满干什么?”张大妹还是没消气,继续瞪着自己二哥。

    “空着多浪费啊,装满了最好啊。早知道你会那么累,二哥多装些就好了。”张二牛看妹子还在瞪自己,把碗里的肉夹到妹妹碗里。

    “哼!”张大妹“恶狠狠”地把那两块肉吃了,倒也没再瞪着张二牛。

    张二牛看大妹没再瞪着自己,知道是不生气了,就低下头吃饭。

    “来,喝汤。”张二妹看两人吃完了,适时地去厨房端出炖滚的汤。

    “我也要喝!”旁边的张三牛凑热闹道。

    “我也要!”张四牛也紧跟着说。

    “你俩不是喝过了,别起哄,边上玩去。”张大牛说。

    “别,让他俩来喝,我撑坏了,喝不下了。”张大妹拉住张三牛和张四牛,把碗递过去。

    “我明天放个炭笔放廊下,以后要是出去干什么,就在墙上记一笔,回来了就擦掉,”

    张大牛想了想,说,

    “像我,就在墙上先写个‘一’,然后写干什么去,什么时候回。像二牛,就写个‘二’。大妹就写个‘三’,这样下去,免得下次找不着人。”

    “这样好,也不用找别人带话了。”张二牛首先点头说。

    “好。”张大妹和张二妹也同意了。

    “你们两个,听到没有?”张大牛扭头看还在喝汤的张三牛和张四牛两个。

    “听到了!”点到名字的两个赶紧回答。

    张大牛看没什么事了,就先回去休息了,交待刚吃了东西的四个人别急着去睡觉,散一散步,等肚子消了再去睡觉。

    ……

    第二天清早,早早起床的张大牛先洗漱了,然后把人都叫起来,特意去张三牛衣箱子里找出最体面的衣服,给三牛穿上。

    特意把张三牛留到今天自己带着,就是为了把张三牛带去拜访一下夫子,让夫子先看看。

    不同于上次带张四牛去的时候没有准备,今天张大牛亲自给张三牛穿衣洗脸漱口,盯着张三牛用牙粉刷牙,不准敷衍。

    等都收拾好了,张大牛就赶着大黄,带着人去食肆里,准备早食和路上吃的干粮,还有带给夫子的礼,之后再带上大黄的口粮就出发了。

    路上有不少赶路的,张大牛瞅着就问要不要搭车,一人一文钱,小挣个几文钱路费贴补一下。

    到镇子上的时候,张大牛没先去二庆叔那里,带着三牛和二妹先去了场上。

    人都聚集在菜市场那边,菜市场平时是固定的商家卖东西。到了场的日子,就会有不少货郎和商家来摆摊子。

    这些货郎大都不是这镇上的人,每次哪个镇子赶场,就会拖着货物去哪个镇子。没有场的时候,就拖着东西到各个乡里去卖。

    还有不少食摊子也只在赶场的时候摆几天,平日里这些食摊都不会摆出来,只有赶场的时候人流量才大,会有不少人吃点卖的东西。

    毕竟节俭为主嘛,这样外面吃的一顿能顶的家里吃两顿了。

    张大牛带着张三牛和张二妹去的是一家卖馄饨的摊子,这个摊子吃的人最多,味道应该不差。

    这家摊子是一对中年夫妻在忙活,男人主要在后面下馄饨,包馄饨,女人家的就在前面收拾,招呼客人。

    “哎哟,几个人啊?三个吗?快先坐下。”

    张大牛三个等了半刻钟才等到位置,老板娘边手脚麻利地收走桌子上的碗筷,边笑着招呼张大牛三个坐下。

    “老板娘,有些什么吃的?”

    “今儿有猪肉馅的、猪肉白菜馅的、猪肉菌子馅的、猪肉萝卜馅的,还有纯素馄饨。纯肉馅的大碗十文钱,小碗五文钱。肉和菜馅的大碗七文,小碗的四文。素馅的大碗五文钱,小碗三文。”

    老板娘说完,也没催促,笑着站在旁边等。

    张大牛问了问两个,对老板娘说:“一份小碗的纯肉馅的,一份小碗纯素馅的。老板娘,再来两小碗的肉和菜馅的,这两小碗肉和菜馅能不能三种馅的都来啊?”

    张大牛想着既然这家这么多人吃,那得都尝尝味道,看看同行业的人的手艺。

    “行嘞,没问题。当家的,一小碗纯肉馅,一小碗纯素馅,两小碗肉菜馅的。”老板娘应下,扬声对后面的男人说。

    后面忙活的男人大声地复述了一遍,动作迅速地往锅里下了馄饨。

    张大牛这头回见到这么生动的食摊,想着回去了也要让自己家的食肆这么招呼。不说其他的,多热闹,多有生活气息啊。

    然后张大牛就和张二妹和张三牛这样说,张三牛倒是很兴奋地答应了,张二妹脸带犹疑之色。

    我觉得大哥你在为难我!张二妹心里这样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