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长歌何采薇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9中文网 www.79zw.com,最快更新[红楼]白鹭悠悠最新章节!

    林黛玉回府算是林府这两年来的大事,又因回来的时间与她生日相去不远,满府里因为没有女主人,老爷又病着,缺乏干劲的下人们都是闻风而动,指望着在这位小主子那里露露脸,留个好印象,若是能得了赏,就更是令人高兴了。

    因而,林黛玉回府第二日,现下管着林如海后宅诸事的两位嬷嬷,周氏和郑氏,也是那年去贾府一探究竟的那两位,就过来拜见林黛玉。

    周嬷嬷一张圆圆脸,头发也挽做个圆髻,只簪一支金簪,一笑时满脸都写着和蔼二字。她笑眯眯的朝林黛玉行了礼,方才在圆凳上坐了。

    对林黛玉道:“小姐回府是大事,老爷也说小姐往后就不去京城了。这后宅,承蒙老爷看重,如今是我们管着,但到底名不正言不顺。因此我跟阿郑商量着,想让小姐来看着我们,也学一学管家之事。”

    郑嬷嬷接口道:“正是,我们想着,小姐还是多少懂一点的好,在外家怕是也没机会学这些。只是小姐如今年纪还小,若是不情愿管这些,也是有的。倘若如此,小姐想起来时,去夫人院子另一边那个小跨院寻我们就是,如今府里议事,都是在那里。”

    吴嬷嬷又道:“府里的账册,礼单等,我们定期来送一次,小姐可以学着看一看。另外就是,咱们林家,老夫人那里就定下了规矩。小姐如今长了两岁,份例该涨一涨了。每季的衣裳簪环等,月中会有人送来。若是有什么针线活,也可以直接拿到针线房去做。如今咱们府里的针线房可是清闲。”

    林黛玉先时还能平静的听这两个嬷嬷说这些家事,待听到“针线房可是清闲”一句,忍不住心里酸痛起来,又怨怪起自己当年去外家,光顾着自己惶惶然,没想着父亲一朝一个人在家,该有多寂寥。一时又想着若是弟弟还在,家里也不会如此冷清。

    白鹭察言观色,见林黛玉神色不对,心里一想就知道她怕是想到府里如今只有她和父亲两人,觉得心酸了。连忙道:“如今小姐回来了,针线房可要用心的给小姐做衣服才是,待日后小姐大了,长身体的时候,怕是忙都忙不过来呢。”

    吴嬷嬷笑的更加开怀,道:“正是,正是。”顿了一顿,又道:“小姐的生辰眼看就到了,昨儿她们几个管事都来找我和阿郑商量小姐生日该怎么办呢。我跟阿郑都想着,小姐刚回来,老爷也是病体未愈,要好好操办一下小姐的生辰,沾沾喜气。说不定老爷见小姐如今长得这样好了,心里欣慰,就能大好了呢。”

    林黛玉听了,便应道:“也好。只是我年纪小,到底用不了那样大的排场,正日子里好好做一桌席面,我跟父亲用了就是。余者,多劳你们费心。”

    两个嬷嬷听了回答,都笑起来,郑嬷嬷道:“既如此,我跟阿吴就先告退了。下晌小姐可有空?针线房的人怕是要过来量尺寸。”

    林黛玉含笑道:“叫他们过了未时来吧,我晌午都要小睡一会儿,她们来得早怕是见不到人。”

    两人应了,便起身告退。

    定是听了两位嬷嬷的转告,下午未时刚过,就有针线房的管事刘妈妈带着两个丫头过来了。

    待得了林黛玉的允准后,几人陆续走进屋子里。

    刘妈妈先带着笑开口道:“小姐可算是回来了,府里上上下下都盼着您回来呢。”

    林黛玉也笑道:“岂止是你们,我也盼着回来呢。”

    寒暄几句,刘妈妈就开口说要给林黛玉量尺寸,且往后每三个月都要来一次,务必要把她的衣服做的合身又漂亮。

    林黛玉素日在家的时候就是如此,闻言也不以为意,只笑称好。

    量了尺寸,林黛玉又从那两个丫头手里托着的布料样子里挑了几样顺眼的,让用作做衣裳,刘妈妈方才带着人告退。

    花朝节这日,小跨院中的两位嬷嬷,吴氏与王氏带着三位一等丫鬟,白鹭、雪雁、鹦哥,四位二等丫鬟,清风明月与刚选上来的和风细雨,以及四位刚补的三等丫鬟,半夏忍冬紫苏茯苓,都早早地起床,换上体面的衣服,十几人乌泱泱的,一同向林黛玉行礼祝寿。

    林黛玉也起的颇早,换上针线房昨日送来的新衣,一身鹅黄淡青,娇娇弱弱,仿佛春日里最嫩的柳枝,叫人看了就神清气爽。

    林黛玉坐在自己正屋的椅子上,如去年在贾府一样让白鹭给丫头们看赏,只是,心里踏实又满足的感觉,与在春竹院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

    待众人谢完赏散去,林黛玉起身,带着白鹭去向林如海请安。

    自小跨院到林如海的长青堂,一路上见到的所有丫鬟仆妇们,都是一派欢喜的祝贺林黛玉生辰,林黛玉也都微笑回应。

    到了长青堂正屋,林兴已在门口等着,一见林黛玉到了,先是祝贺,随后立刻掀开门帘请林黛玉进去。

    屋里,林如海端坐在正位上,带着满面的笑意。

    见林黛玉来了,未等她行礼问安,就笑着让林黛玉近前来:“玉儿又长大了一岁,越发出落得好了。”

    林黛玉也笑:“哪里就算得上好呢?不过是父亲疼我罢了。”又道:“父亲给我准备了什么生辰礼?若是不满意,我可是不依的。”

    林如海颇为自得的抚须一笑,对林黛玉道,“你肯定喜欢。”

    带着林黛玉去了他的小书房,从架子上拿下来一个扁平的匣子递给林黛玉。

    林黛玉伸手接了,不由得轻“咦”一声,“这重量,莫非是砚台?”

    打开来看,果然是一方玲珑可爱的端砚。其上依石势而雕成了“平湖秋月”一景,那月盘恰是砚台的凹陷处,可谓构思巧妙。

    林黛玉果然高兴,想着父亲竟还记得五六岁时候她的玩笑话。将匣子合上,递给白鹭,又朝着林如海甜甜一笑。她本就生得极好,却是个不常笑的,如今这发自内心的一笑,直如朝霞,面上仿佛有光彩生出。

    气氛正好,雪雁来报,说是厨房已备好了饭食,问何时摆饭。

    林如海与林黛玉相携,朝内院而去。两人不约而同的选择把饭摆在贾敏院的正屋,想着这个日子,要跟贾敏分享。

    用罢饭,林如海正准备回去前院——因他知道女儿这个时间总是要小睡的,他想着自己且去处理事务。

    熟料林黛玉突然整整衣裳,向林如海行了大礼,道:“父亲,您前日说,要过继一个嗣子,父亲可找好人选了?”

    林如海一惊:“玉儿,父亲不是告诉过你,那是诓那贾琏的吗?缘何又提及此事?”

    林黛玉道:“女儿身为女儿身,一不能延续林家香火,二不能终身承欢膝下,三无法为父分忧,减轻父亲负担,实在担心父亲您以后的生活。故,望父亲寻人过继,一来支应门庭,二来延续林家血脉。”

    林如海有些恼怒:“玉儿,你是我与你母亲的孩子,便是个女儿又如何?我将你视为珍宝,不需要什么嗣子。”

    白鹭先前听林黛玉说这个话题,也是一惊。不意林黛玉竟然也有这个想法,还就直接在生日这天说了。

    但很快,她就意识到,这是个机会。前几日她虽然在心里想好要怎么跟林如海开口说,但自己在林如海的眼中大概就是个丫鬟,她若要说,也担着极大的风险。这跟当时在贾府说王熙凤还不一样,王熙凤毕竟与她不是一家的,即使恼怒也无法。但自己的身契可是在林家手里捏着呢,若真惹恼了林如海,自己可没好果子吃。

    今日林黛玉竟然也开了口,那她只需要在恰当的事后帮腔就是了。林如海看在林黛玉的份上,总不会对她这个帮腔的太恼怒。

    想到此,白鹭道:“老爷可否容我说句话?”

    林如海扫她一眼,并不开口。

    白鹭只当他默认,道:“我父母当年也是成婚多年有了我,之后直到我五岁也未能给我添个弟弟妹妹。五岁那年父母一朝身亡,我家家业全都被叔婶以父亲无子为由谋夺。不仅如此,还将我养在他家,当做苦力使唤,十岁那年又因为他们的儿子进学需要银两,将我卖入林府为奴。我父母在时,即便我如今记不大清了,也知道我是过的极好的。父母没了,我便失去了所有庇佑。当年身在叔婶家,我每日都在想如果我有个兄弟就好了。小姐之处境,与我何其相似!如今不过是在您的庇护下,才能好好过日子罢了。”

    林如海待要发怒,却又无言以对。自己到底是年纪大了,真能护着玉儿安好吗?玉儿,也是做如此想?只是若是过继了嗣子,他对玉儿不好可该怎么办?

    林黛玉听罢白鹭说的,道:“父亲,我这几日,每每在想,当日母亲去世,我奔赴京城,家里只剩下您一个人,该是多么的寂寥无奈。我实不愿您再过那样的日子。母亲若泉下有知,定也是愿意的。父亲,您真的没想过给玉儿过继一个哥哥吗?”

    说实话,林如海确实动过心思,只是这心思在看到他的女儿时,就被悄悄压下了。连玉儿的外家,都不能真心实意的对她好,一个过继来的旁支子弟,真的会护着玉儿吗?他不愿自己和敏儿的女儿依靠一个不知道可靠与否的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