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矢志不渝

大魏左将军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9中文网 www.79zw.com,最快更新三国将军本纪最新章节!

    初平元年末(190年末)

    曹操去扬州募兵,得刺史陈温、周氏兄弟无私帮助,却不想士兵中途哗变,他带着残部投奔河内袁绍。

    大约在此时,河内郡太守王匡率军在孟津被董卓军击败,伤亡惨重。

    于是,坐镇河内郡的袁绍也对反董前途消极失望。袁绍与韩馥商议拥立幽州牧兼太尉刘虞为帝,以期与董卓控制的长安朝廷做长期对抗。

    袁绍将此建议写信给南阳郡的袁术,被袁术拒绝。

    (袁术传注引吴书:绍复与术书曰:“前与韩文节共建永世之道,欲海内见再兴之主。今西名有幼君,无血脉之属,公卿以下皆媚事卓,安可复信!

    但当使兵往屯关要,皆自蹙死于西。东立圣君,太平可冀,如何有疑!又室家见戮,不念子胥,可复北面乎?违天不祥,愿详思之。“

    术答曰:“圣主聪叡,有周成之质。贼卓因危乱之际,威服百寮,此乃汉家小厄之会。乱尚未厌,复欲兴之。乃云今主'无血脉之属',岂不诬乎!

    先人以来,奕世相承,忠义为先。太傅公仁慈恻隐,虽知贼卓必为祸害,以信徇义,不忍去也。门户灭绝,死亡流漫,幸蒙远近来相赴助,不因此时上讨国贼,下刷家耻,而图於此,非所闻也。

    又曰'室家见戮,可复北面',此卓所为,岂国家哉?君命,天也,天不可雠,况非君命乎!慺(lǚ)慺(lǚ)赤心,志在灭卓,不识其他。“)

    很多人写袁术是得了玉玺才这样对袁绍说的,实际上不是,这时孙坚还没打到洛阳。

    ......

    冀州牧韩馥(袁绍)派遣故乐浪郡太守张岐等人(陈志《武帝纪》裴注引《献帝起居注》中有:故任长毕瑜)将拥护刘虞为帝的公文送至刘虞处,刘虞也断然拒绝;

    韩馥(袁绍)仍然不死心,就玩弄瞒天过海的手段,要表奏刘虞领尚书事,负责承制封拜(可以任免官员,如此使得关东反董集团形成一个小朝廷),刘虞依然不听,干脆把前来送公文的使者给斩了,韩馥(袁绍)等人这才作罢。

    范书《刘虞传》:(袁绍)乃遣故乐浪太守张岐等赍议,上(刘)虞尊号。

    虞见岐等,厉色叱之曰:“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国耻。诸君各据州郡,宜共戮力,尽心王室,而反造逆谋,以相垢误邪!”固拒之。

    (韩)馥等又请虞领尚书事,承制封拜,复不听。遂收斩使人。

    同时,刘虞为了表明自己汉室遗老对汉室的忠心,派遣从事田畴入京。

    田畴传初平元年,义兵起,董卓迁帝于长安。幽州牧刘虞叹曰:“贼臣作乱,朝廷播荡,四海俄然,莫有固志。身备宗室遗老,不得自同于众。今欲奉使展效臣节,安得不辱命之士乎?”

    众议咸曰:“田畴虽年少,多称其奇。”

    畴时年二十二矣。虞乃备礼请与相见,大悦之,遂署为从事,具其车骑。

    ---------------------分割线-----------------------

    洛阳。

    太师府。(初平二年,191年二月为太师)

    《山阳公载记》曰:卓谓长史刘艾曰:“关东军败数矣,皆畏孤,无能为也。惟孙坚小戆(zhuàng),(《说文》:戆,愚也。)颇能用人,当语诸将,使知忌之。

    孤昔与周慎西征,慎围边、韩于金城。孤语张温,求引所将兵为慎作后驻。

    温不听。孤时上言其形势,知慎必不克。台今有本末。事未报,温又使孤讨先零叛羌,以为西方可一时荡定。

    孤皆知其不然而不得止,遂行,留别部司马刘靖将步骑四千屯安定,以为声势。叛羌更还,欲截归道,孤小击辄开,畏安定有兵故也。

    虏谓安定当数万人,不知但靖也。时又上章言状,而孙坚随周慎行,谓慎求将万兵造金城,使慎以二万作后驻,边、韩城中无宿谷,当于外运,畏慎大兵,不敢轻与坚战,而坚兵足以断其运道,儿曹用必还羌谷中,凉州或能定也。

    温既不能用孤,慎又不用坚,自攻金城,坏其外垣,驰使语温,自以克在旦夕,温时亦自以计中也。

    而渡辽儿果断蔡园,慎弃辎重走,果如孤策。台以此封孤都乡侯。坚以佐军司马,所见与人同,自为可耳。”

    艾曰:“坚虽时见计,故自不如李傕、郭汜。闻在美阳亭北,将千骑步与虏合,殆死,亡失印绶,此不为能也。”

    卓曰:“坚时乌合义从,兵不如虏精,且战有利钝。但当论山东大势,终无所至耳。”

    艾曰:“山东儿驱略百姓,以作寇逆,其锋不如人,坚甲利兵强弩之用又不如人,亦安得久?”

    卓曰:“然,但杀二袁、刘表、孙坚,天下自服从孤耳。”

    ------------------------分割线---------------------------

    孙坚在梁东溃败后,于鲁阳重整旗鼓,再次领兵讨伐董卓。驻扎在阳人。

    董卓派遣陈郡太守胡轸为大督护,吕布为骑督,共同迎战。胡轸和收下的将领关系很差,当时原计划是在离阳人数十里的广成整军备战,修整部署后,夜晚攻城。

    吕布等将领却骗胡轸说:“阳人城中贼已走,当追寻之;不然失之矣。”

    胡轸信以为真,毫不修整部队,便马不停蹄的赶往阳人,结果发现阳人的孙坚军枕戈待旦。攻也不是,退也不是。

    疲惫不堪的董卓军最终被孙坚军大败,部将华雄也在此战中丧生。

    讨董以来的第一场大胜!

    联军士气大涨!

    就在孙坚军捷报频传之际。

    有人向袁术进谗言:“坚若得洛,不可复制,此为除狼而得虎也。”

    袁术疑之。停下了孙坚的粮草供应。

    孙坚听到消息,连夜从阳人赶往鲁阳,面见袁术。

    孙坚非常激动,指着地比划道:“今坚所以出身不顾,上为国家讨贼,下慰将军家门之私仇。坚与卓非有骨肉之怨也,而将军受谮润之言,还相嫌疑!

    大勋垂捷而军粮不继,此吴起所以叹泣于西河,乐毅所以遗恨于垂成也。愿将军深思之!”

    袁术听了很是惭愧,于是不再怀疑。精诚合作,共讨董卓。

    就在南面袁术终于取得进展之际,北面的袁绍却出现了问题......

    PS:求推荐、求收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