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同室操戈(前传完)

大魏左将军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9中文网 www.79zw.com,最快更新三国将军本纪最新章节!

    袁绍于初平二年191年七月得到冀州牧位置。

    在封赏手下的同时,也将河内压榨豪强的方法带到了冀州,并以此为借口杀掉了上谷太守高焉、故甘陵相姚贡。

    以联军盟主身份,首先任命周昂为九江太守,扬州刺史陈温和周氏兄弟关系不错,没什么意见。(前太守边让逃走)

    由于黑山贼于毒、白绕、眭固等十万众掠魏郡、东郡,王肱(gōng)(刘岱设置的东郡太守)不能御,曹操引兵入东郡,击白绕于濮阳,破之。袁绍因此表曹操为东郡太守,治东武阳。(东武阳离袁绍更近。)

    在初平二年上半年,韩馥还是冀州牧的时候,曾经派出部队接自己的乡亲避难冀州,荀彧等就是在这个时候来的冀州。在荀彧到达冀州之前,荀家的荀谌(chén)已经是袁绍的幕僚了,荀彧没有选择为袁绍效力,反而做了曹操的幕僚。

    这也是宦官出身的曹操第一次收到大士族人才的投效。

    (陈志《荀彧传》:(荀)彧度(袁)绍终不能成大事,时太祖为奋武将军,在东郡,初平二年(191年),彧去绍从太祖。太祖大悦曰:“吾之子房也。”以为司马,时年二十九。)

    而刘岱看在盟主的面子上,对曹操这个东郡太守也是出于默认状态。

    再后来,袁绍任命周喁(yú)为豫州刺史。前文已经说到,豫州是袁术的地盘,孙坚是豫州刺史。

    袁术可不会理会袁绍。

    于是周喁以武力夺取豫州阳城,阳城是孙坚军后方补给重镇。

    在西线和董卓对峙的孙坚收到消息后,慨然道:“同举义兵,将救社稷。逆贼垂破而各若此,吾当谁与戮力乎!”言发涕下。

    于是回军与袁术共同对抗周喁,在战斗中,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战死。

    袁术勃然大怒,发文给讨董的各个刺史、太守,正式宣布与袁绍决裂。

    同室操戈之事上演了。

    ......

    191年11月,被泰山太守应劭吊打的青州黄巾军,又号称数十万涌向冀州渤海,结果在渤海东光被公孙瓒大破。

    (后汉书的时间是春,和陈志不同,而资治通鉴采用了陈志。刘备应是在此时加入的公孙瓒,青州黄巾是由于青州刺史焦和突然病故,没镇压的住,刘备的高唐县也被攻破了。)

    志得意满的公孙瓒却突然收到消息,从弟公孙越在袁绍、袁术争夺豫州的战事中被袁绍军队射死,这下公孙瓒炸毛了,新仇旧恨算在一起,挥师朝南。

    讨伐袁绍的公文。

    臣闻皇羲已来,君臣道著,张礼以导人,设刑以禁暴。

    今车骑将军袁绍,托承先轨,爵任崇厚,而性本淫乱,情行浮薄。昔为司隶,值国多难,太后承摄,何氏辅朝。

    绍不能举直措枉,而专为邪媚,招来不轨,疑误社稷,至令丁原焚烧孟津,董卓造为乱始。绍罪一也。(灵魂翻译模式:董卓是你袁绍找来的吧?)

    卓既无礼,帝主见质。绍不能开设权谋,以济君父,而弃置节传,迸窜逃亡。忝辱爵命,背违人主,绍罪二也。(董卓要废帝你身为大将军故吏跑路了是吧?)

    绍为勃海,当攻董卓,而默选戎马,不告父兄,至使太傅一门,累然同毙。不仁不孝,绍罪三也。(你要起兵不告诉你叔父,让你叔父一门KO是吧?)

    绍既兴兵,涉历二载,不恤国难,广自封植,乃多引资粮,专为不急,割刻无方,考责百姓,其为痛怨,莫不咨嗟。绍罪四也。(收刮百姓粮食,绑架豪族是你袁本初授意的吧?)

    逼迫韩馥,窃夺其州,矫刻金玉,以为印玺,每有所下,辄皂囊施检,文称诏书。昔亡新僭侈,渐以即真。观绍所拟,将必阶乱。绍罪五也。(坑害韩馥,私刻印玺,矫发诏书是你干的吧?)

    绍令星工伺望祥妖,赂遗财货,与共饮食,克会期日,攻抄郡县。此岂大臣所当施为?绍罪六也。(掠夺百姓财产,这应该是把酸枣联军干的事扣袁绍头上了)

    绍与故虎牙都尉刘勋,首共造兵,勋降服张杨,累有功效,而以小忿枉加酷害。信用谗慝,济其无道,绍罪七也。(残害同胞是你袁本初干的吧?)

    故上谷太守高焉、故甘陵相姚贡,绍以贪惏,横责其钱,钱不备毕,二人并命。绍罪八也。(还是收豪族钱的问题)

    《春秋》之义,子以母贵。绍母亲为傅婢,地实微贱,据职高重,享福丰隆。有苟进之志,无虚退之心,绍罪九也。(说袁绍出身低。)

    又长沙太守孙坚,前领豫州刺史,遂能驱走董卓,埽除陵庙,忠勤王室,其功莫大。绍遣小将盗居其位,断绝坚粮,不得深入,使董卓久不服诛。绍罪十也。(打爱国人士孙坚是你指使的吧?)

    昔姬周政弱,王道陵迟,天子迁徙,诸侯背叛,故齐桓立柯亭之盟,晋文为践土之会,伐荆楚以致菁茅,诛曹、卫以章无礼。

    臣虽阘茸,名非先贤,蒙被朝恩,负荷重任,职在鈇钺,奉辞伐罪,辄与诸将州郡共讨绍等。若大事克捷,罪人斯得,庶续桓文忠诚之效。(大意:你袁本初不是个东西,我替天行道来砍你了!)

    面对气势汹汹的公孙瓒,袁绍怕了,赶紧把渤海太守让给了公孙范,希望平息公孙瓒的怒火,结果,公孙范反手就带兵和公孙瓒一起来打袁绍了。

    就在公孙瓒动兵之时,冀州太守和地主豪强们纷纷倒向公孙瓒,其中“钜鹿太守李邵及郡冠盖”准备“皆欲属瓒”,清河郡的季雍也占据鄃城,背叛袁绍,常山郡的赵云被本郡推举,投奔公孙瓒。

    (《云别传》曰: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瓒。时袁绍称冀州牧,瓒深忧州人之从绍也,善云来附,嘲云曰:“闻贵州人皆愿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

    云答曰:“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陈寿为数不多的记载长得帅的几个人......)

    袁绍背后的河内,投奔袁绍不久的于夫罗挟持张扬而背叛袁绍,而潜藏在冀州、河内的太行山黑山贼-于毒、白绕等人袭击冀州魏郡和兖州东郡,使袁绍陷入了四面楚歌之中。

    而兖州刺史刘岱看到公孙瓒立兖州刺史,也在纠结是否要抛弃袁绍,把袁绍家属交给公孙瓒。

    是时岱与袁绍、公孙瓚和亲,绍令妻子居岱所,瓚亦遣从事范方将骑助岱。后绍与瓚有隙。

    瓚击破绍军,乃遣使语岱,令遣绍妻子,使与绍绝。别敕范方:“若岱不遣绍家,将骑还。吾定绍,将加兵于岱。”

    岱议连日不决,别驾王彧白岱:“程昱有谋,能断大事。”

    于是一批刺史府人马携带着一封书信到达了东阿......

    《三国将军本纪》前传---完!

    PS:谢谢一直在投推荐票的几个小伙伴,谢谢你们!前传终于写完了...

    袁绍包围网的图在书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