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初平三年的曹兖州(说明章节)

大魏左将军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9中文网 www.79zw.com,最快更新三国将军本纪最新章节!

    前请补充:在袁绍于公孙瓒的冀州争夺战之时,刘虞之子刘和从袁术处脱身北上,结果到了袁绍处,又被袁绍扣下,刘虞见此,多次劝解袁绍和公孙瓒的战争,劝解无效后,为了保护儿子的安全,克扣了公孙瓒的粮草......

    ......

    兖州共有八郡。在初平三年末192年末,曹操占据济阴郡,治鄄城县,东郡给了夏侯惇,治濮阳县。

    最东边的是泰山郡,太守应劭,出身世家,初平元年(190年)反董之时,他立场不明,三年(192年)四月,他加入了徐州刺史陶谦主导的二次反董联盟。

    最西边的是陈留郡,太守张邈,大家都知道,曹操起兵之时还是投靠在他的麾下,如今,曹操反过来成了张邈的上司。曹操和张邈关系本来不错,这个身份置换在目前看来并未给彼此带来摩擦。但是陈留人高柔则看出嫌隙,认为张曹二人迟早要闹矛盾的。

    陈志《高柔传》:(高)柔留乡里,谓邑中曰:“今者英雄并起,陈留四战之地也。曹将军(曹操)虽据兖州,本有四方之图,未得安坐守也。而张府君(张邈)先得志于陈留,吾恐变乘间作也,欲与诸君避之。”

    山阳郡太守袁遗(字伯业)是袁绍的从兄,曹操曾说:“(当今)成年后还能勤奋读书的人,只有我和袁伯业而已!”

    陈志《武帝纪》裴注:太祖称“长大而能勤学者,惟吾与袁伯业耳。”

    任城相郑遂和济北相鲍信战死之后,曹操是否有任命他人继任,无史料可查,倒是长安朝廷(李傕)任命荀攸为任城相,荀攸不肯接受;东平国相也无史料记载。

    曹操的幕僚团队也开始壮大,除去之前在东郡加入的荀彧、陈宫,曹操又在兖州征辟了一批新的人才。下面介绍曹操在兖州这段时间组建的幕僚队伍及提拔的将领。

    州府官员:

    州府可设四名主要从事,分别为治中、别驾、簿曹、兵曹从事,其中以治中、别驾为重。

    毛玠:陈留郡平丘县人,拜治中从事。毛玠在初平元年(190年)欲投奔荆州刘表,又停驻在南阳郡鲁阳县(可能是投奔袁术),之后又返回兖州,接受曹操的征辟。

    毕谌:东平国人,拜别驾从事。

    吕虔:任城国人,拜从事(可能是兵曹从事,主兵事)。曹操听说吕虔有勇有谋,便派吕虔率家兵镇守湖陆县(属山阳郡,可以解读成协助太守袁遗)。

    满宠:山阳郡昌邑县人,拜从事(可能是簿曹从事,主财谷簿书)。

    陈志《毛玠传》:(毛玠)将避乱荆州,未至,闻刘表政令不明,遂往鲁阳。太祖临兖州,辟为治中从事。

    陈志《武帝纪》:初,公(曹操)为兖州,以东平毕谌为别驾(从事)。

    陈志《吕虔传》:吕虔字子恪,任城人也。太祖在兖州,闻虔有胆策,以为从事,将家兵守湖陆。

    陈志《满宠传》:太祖临兖州,辟(满宠)为从事。

    王必:籍贯不祥,拜从事。多年后,曹操说他是“吾披荆棘时吏也”,大概是曹操入兖州时所征辟的士人。

    军府官员及部将:

    曹操领奋武将军,可设司马、长史各一人,从事中郎二人,军中下设各种杂号校尉(这也是乱世军职特色之一)。

    于禁:泰山郡钜平县人,拜司马。于禁本是济北相鲍信的部下,鲍信战死后,于禁率众人归附将军王朗(此人非徐州东海国名士王朗,而且这个将军估计也是个杂号将军),王朗很看重于禁,又把于禁推荐给曹操认识,曹操见过于禁之后,非常赏识他,提拔为军司马(司马为文职,由荀彧担任,军司马为武职)。

    陈宫:按陈志及范书《吕布传》,都提到“太祖将陈宫”、“其将东武阳人陈宫”,可见陈宫已经拜将(名号不详)。以曹操的军职级别看,陈宫的将也应该不过是杂号罢了,其主要任务应该是协助夏侯惇守卫东郡。陈宫自称谋略过人,曹操入兖州亦有他的功劳,因此曹操对待陈宫非常好。

    许汜、王楷:拜从事中郎。这两人的事迹难以考证,许汜是个名士,最后出场是在荆州刘表处;王楷最后的记载是出现在吕布败亡之时(建安三年末,198年)。

    徐翕、毛晖:按记载推测应该是兖州人,担任曹操部将。

    陈志《臧霸传》:太祖之在兖州,以徐翕(xī)、毛晖(huī)为将。

    乐进:东郡卫国人,本任帐下吏。大约是在曹操等人去扬州募兵时,也派他返回家乡(东郡)征兵,得了千余人,重归曹操之后,担任假司马,入兖州后,改任陷阵都尉。

    夏侯惇:大约是在讨伐青州黄巾时拜折冲校尉,战后领东郡太守,并收了典韦为司马(夏侯惇担任校尉,典韦应该是担任军司马)。其他曹家兄弟中曹仁拜厉锋校尉,夏侯渊可能拜骑都尉,曹纯、曹洪无记载。

    陈志《于禁传》:及太祖领兖州,(于)禁与其党俱诣为都伯,属将军王朗。朗异之,荐禁才任大将军。太祖召见与语,拜军司马。

    陈志《吕布传》裴注引《魏氏春秋》:(吕)布妻曰:“昔曹氏待公台(陈宫)如赤子……”

    陈志《乐进传》:(曹操)遣(乐进)还本郡(兖州东郡)募兵,得千余人,还为军假司马、陷陈都尉。

    陈志《典韦传》:后(典韦)属夏侯惇,数斩首有功,拜司马。

    地方官员:

    程昱:东郡东阿县人。黄巾之乱时,程昱保全东阿县有功,初平年间,他又先后两次拒绝刘岱的征辟。曹操将青州黄巾军平定之后,征辟程昱,程昱立刻就答应了,曹操见过程昱后,十分高兴,任命程昱为寿张县令。

    枣祗:豫州颍川郡人,从曹操起兵来,就一路追随。袁绍非常喜欢枣祗,想留为己用,枣祗不肯归附袁绍,仍然追随曹操至东郡、兖州,本年拜东阿令。

    陈志《程昱传》:(刘)岱表(程)昱为骑都尉,昱辞以疾。刘岱为黄巾所杀。太祖临兖州,辟昱。昱将行,其乡人谓曰:“何前后之相背也!”昱笑而不应。太祖与语,说之,以昱守寿张令。

    陈志《任峻传》裴注引《魏武故事》:始共举义兵,周旋征讨。后袁绍在冀州,亦贪(枣)祗,欲得之。祗深附讬于孤(曹操),使领东阿令。

    魏种:这是曹操举荐的一位孝廉。

    李乾:山阳郡钜野县人,李乾带领宾客数千家,迁徙到济阴郡乘氏县,曹操平定黄巾军,李乾也是出了力的。至于是否拜了官职,这是没有记载的。李典就是李乾的从子。

    陈志《武帝纪》:初,公(曹操)举(魏)种孝廉。

    陈志《李典传》:(李)典从父乾,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初平中,以众随太祖,破黄巾于寿张。

    戏志才:豫州颍川郡人,他应该是从冀州开始追随曹操的,类似荀彧。戏志才担任曹操谋士,出谋划策。

    王思、薛悌、郤嘉:薛悌是东郡人,王思是济阴郡人,郤嘉籍贯不详(推测为兖州人)。陈志《梁习传》引裴注引《魏略·苛吏传》提到:(王)思与薛悌、郤嘉俱从微起。可推测此三人均为曹操在兖州时期所提拔的人才。

    以上就是此时云集曹操身边的人物。

    曹操身为兖州牧实际控制的区域也就是东郡,济阴郡北方区域,东平国寿张县一带。

    PS:谢谢大家的推荐票,谢谢大家支持~我会尽全力完善三国的小故事。有什么错误,小伙伴们可以指出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