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入营

大魏左将军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9中文网 www.79zw.com,最快更新三国将军本纪最新章节!

    兖州。

    任城国。

    亢父县。

    就在薛议的部队离亢父还有约莫十里之际,一队骑兵来到了薛议部队近前。

    为首者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马儿将近七尺,鞍鞯整齐,毛色发亮,浑身充满了力量感的肌肉,奔跑时风采宛若游龙,一看就是名贵之物,想必来者身份也不简单。

    快到跟前,便看见为首的骑士打了个手势,身后的骑兵们整齐划一的拉了拉手中的缰绳,马儿一齐停下,一股压力扑面而来。

    “这是军中精锐吧?”薛议想到。

    为首的骑士开口到:“来者可是寿张县薛议部?”

    薛议驾着马儿上前,“正是。”

    对方点了点头“吾乃厉锋校尉部军司马曹纯,汝可有凭证?”

    “曹纯?”薛议想了想,忽的,虎豹骑三个字闪过脑海,马上开口道:“有”。立即从衣服中掏出印有程立县令印的书信,和自己名字的木制名刺递给对方。

    曹纯拿起书信给手下核对了一下,示意其他的骑兵检查薛议部队所携带的辎重、兵器等。

    确认书信无误后,开口道:“往西前方五里外便是大军营地,至营口自会有人接应,我等还要巡视,告辞。”

    说完也不等薛议回答,拉了拉手中的缰绳,掉转了马头,带着手下的骑兵们向东而去。

    真是“大族子弟啊~”薛议想到。

    ......

    到了军营,便见得大营内旌旗招展,沿着木栅栏一路走来大,大约走了有将近1000米左右才看到军营大门,跟随者指路的士兵,部队分为两部分,战兵和辅兵分开,薛议和战兵跟着一位带路的士兵,走到了一片营中的空地,士兵告诉薛议,这就是他们这几天的营地了,辅兵们则跟随另一位士兵先将运输过来的辎重、兵器等统一放到大营的仓储部,随后再和薛议他们汇合,帮助建立简单的营寨,包括士兵睡觉的帐篷、吃饭的灶等。

    然后就叫薛议他们在这里等消息,不能随意走动。

    薛议注意到,大军营中还是有几个哨塔的,不是特别多,估计是因为在自己地盘的关系吧。

    军队10人一个灶、主要是吃陶器煮的食物,野菜是刚刚有人发过来的,还有点小米和一些不知道什么品种的腌肉干。

    早知道就偷偷自己藏点吃的了,这是薛议吃了大锅饭后唯一的感受。

    到了约莫晚上戌时(7-9点)的样子,营中来了一位士兵,要求这里的长官薛议,会见大军分配给自己的‘长官’了。

    “诺”薛议拱了拱手,跟随着士兵慢慢的往大营南侧走去,“看来分配给我的长官不是曹操军的曹姓将军啊,南边是谁呢?”

    到了长官帐篷外,士兵示意进去便是,薛议点了点头,走了进去。

    进入帐中,便发现一位将军笔挺的坐在上首,看不清面容,山羊胡,晚上还身着戎装,头戴铁胄,一身鱼鳞铁片的两当铠,腰系一条花纹皮带,褐色的袍子长及膝下,宽袖。

    见得薛议进来,将军才抬起头,薛议注意到,这位将军一脸严肃,不苟言笑的样子生生的印在了薛议脑海里。

    “可是兖州东郡薛议?”将军开口问道,声音也是板着的。

    “正是。”薛议一时也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职位。

    将军点了点头“吾乃军司马于禁,奉曹使君令,特命汝为别部军假司马,三日后随吾进军广戚。”说着,便示意身边的士兵将一枚信印递了过来。

    “啥?别部军假司马?”薛议想到,“就是‘独立营代理营长了,’是这个意思吧?”,伸手接过士兵的递来的信印,等待于禁继续开口。

    却听得于禁说道:“善,汝且回营,三日后大军辰时(上午7-9点)出发,不得违时。”说着便挥了挥手,示意薛议退下。

    “诺!”薛议拱手点头,退出了大帐,回到自己营地去了。

    “这个于禁好像不怎么待见我啊?”薛议想到:“这是为什么呢?”

    却完全不知道于禁对谁都是这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薛议走后,于禁大帐有人开口问道:“薛议可是东阿薛氏?”

    于禁回答:“然,薛悌之弟,程立之徒也。”

    大帐瞬间喧闹了起来,“原来是程公高徒!真年轻才俊也!”

    于禁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属下们并不知道薛议在寿张当贼曹所发生的事情,他这个长官可是知道的。薛议在寿张县可是破获了不少案子,连曹操都有所耳闻,年轻才俊名副其实,不然也不会一上来就给个差不多比六百石的实权军官了。

    ......

    幽州。

    大司马刘虞,已经集结好了军队,准备讨伐公孙瓒。

    ......

    长安。

    由于李傕拒绝提供军粮,马腾也在秘密的联系着韩遂。同时朝廷中对李、郭不满的大臣,刘范、种劭等也在加紧着与马腾的联络。

    ......

    益州。

    刘焉收到儿子刘范的书信,也是在益州悄悄的集结着军队。

    ......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扬州。

    袁术将手伸到徐州后,为了军粮,求到了庐江太守陆康的头上。

    陆康拒绝后,袁术大怒,发兵攻打庐江。

    (时袁术屯兵寿春,部曲饥饿,遣使求委输兵甲。康以其叛逆,闭门不通,内修战备,将以御之。术大怒,遣其将孙策政康,围城数重。康固守,吏士有先受休假者,皆遁伏还赴,暮夜缘城而入。受敌二年,城陷。月馀,发病卒,年七十。宗族百馀人,遭离饥厄,死者将半。朝廷愍其守节,拜子俊为郎中。少子绩,仕吴为郁林太守,博学善政,见称当时。幼年曾谒袁术,怀橘堕地者也,有名称。)

    陆绩怀橘:陆绩自幼聪明过人,知礼节,懂孝悌,尊重长辈,孝敬父母。6岁那年,于九江拜见袁术,袁术赠的橘子,陆绩舍不得全部吃完,深藏三枚于怀中。临行告辞、躬身施礼时橘子落地。袁术问道:“陆郎作宾客怎么还藏着橘子?”

    陆绩跪而回答:“留三只橘子欲回去送给母亲品尝。”袁术听罢惊奇不已。从此以后,陆绩怀橘便传为佳话。

    -----------------------分割线-------------------------

    小知识:江都对

    初策在江都时,张纮有母丧。

    策数诣纮,咨以世务,曰:“方今汉祚中微,天下扰攘,英雄俊杰各拥众营私,未有能扶危济乱者也。先君与袁氏共破董卓,功业未遂,卒为黄祖所害。策虽暗稚,窃有微志,欲从袁扬州求先君余兵,就舅氏于丹阳,收合流散,东据吴会,报仇雪耻,为朝廷外藩。君以为何如?”

    纮答曰:“既素空劣,方居衰绖之中,无以奉赞盛略。”

    策曰:“君高名播越,远近怀归。今日事计,决之于君,何得不纡虑启告,副其高山之望?若微志得展,血仇得报,此乃君之勋力,策心所望也。”

    因涕泣横流,颜色不变。

    纮见策忠壮内发,辞令慷慨,感其志言,乃答曰:“昔周道陵迟,齐、晋并兴;王室已宁,诸侯贡职。今君绍先侯之轨,有骁武之名,若投丹阳,收兵吴会,则荆、扬可一,仇敌可报。据长江,奋威德,诛除群秽,匡辅汉室,功业侔于桓、文,岂徒外藩而已哉?方今世乱多难,若功成事立,当与同好俱南济也。”

    策曰:“一与君同符合契,同有永固之分,今便行矣,以老母弱弟委付于君,策无复回顾之忧。”

    《江表传》曰:策径到寿春见袁术,涕泣而言曰:“亡父昔从长沙入讨董卓,与明使君会于南阳,同盟结好;不幸遇难,勋业不终。策感惟先人旧恩,欲自凭结,愿明使君垂察其诚。”

    术甚贵异之,然未肯还其父兵。术谓策曰:“孤始用贵舅为丹阳太守,贤从伯阳为都尉彼精兵之地,可还依召募。”

    策遂诣丹阳依舅,得数百人,而为泾县大帅祖郎所袭几至危殆。于是复往见术,术以坚余兵千余人还策。

    太傅马日磾杖节安集关东,以礼辟策,表拜怀义校尉。(就是袁术抢了符节之后发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