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初平四年的血 (说明章节)

大魏左将军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9中文网 www.79zw.com,最快更新三国将军本纪最新章节!

    就在薛议返程之际,曹操率领军队进攻郯县,但由于徐州士卒上下一心,郯县未能被攻克,见郯县无法攻克后,考虑到粮草问题,曹操转而挥军进入下邳国。

    下邳相笮融弃地携百姓将男女万人,马三千匹,奔走广陵,广陵太守赵昱待以宾礼。笮融却在酒宴中杀害了赵昱,纵兵大掠。

    笮融传:曹公攻陶谦,徐土骚动,融将男女万口,马三千匹,走广陵,广陵太守赵昱待以宾礼。先是,彭城相薛礼为陶谦所偪,屯秣陵。融利广陵之众,因酒酣杀昱,放兵大略,因载而去。过杀礼。

    (小知识:‘过杀礼’这句话有问题。

    按孙讨逆传注引江表传,薛礼于兴平二年和笮融依刘繇为同盟,则薛礼当死于兴平二年之后。按范晔后汉书陶谦传附笮融传,不记笮融杀薛礼事,唯有笮融杀赵昱及朱晧事,不知何故,抑或本无笮融杀薛礼事。)

    曹操军顺泗水直奔下邳国(阙宣起事地),先后攻克取虑、睢陵、夏丘等县城,本地百姓亦惨被屠戮。

    由于青州田楷、刘备的援军马上要就到达,曹操又缺粮,担心自己的后路被截断,于是在初平四年末退兵,返回兖州。

    ......

    幽州。

    刘虞被公孙瓒杀害。

    四年冬,遂自率诸屯兵从合十万人以攻瓒。将行,从事代郡程绪免胄而前曰:“公孙瓒虽有过恶,而罪名未正。明公不先告晓使得改行,而兵起萧墙,非国之利。

    加胜败难保,不如驻兵,以武临之,瓒必悔祸谢罪,所谓不战而服人者也。”

    虞以绪临事沮议,遂斩之以徇。

    戒军士曰:“无伤馀人,杀一伯珪而已。”

    时,州从事公孙纪者,瓒以同姓厚待遇之。纪知虞谋而夜告瓒。瓒时部曲放散在外,仓卒自惧不免,乃掘东城欲走。

    虞兵不习战,又爱人庐舍,敕不听焚烧,急攻围不下。瓒乃简募锐士数百人,因风纵火,直冲突之。

    虞遂大败,与官属北奔居庸县。瓒追攻之,三日城陷,遂执虞并妻、子还蓟,犹使领州文书。

    会天子遣使者段训增虞封邑,督六州事;拜瓒前将军,封易侯,假节督幽、并、青、冀。瓒乃诬虞前与袁绍等欲称尊号,胁训斩虞于蓟市。

    先坐而咒曰:“若虞应为天子者,天当风雨以相救。”

    时,旱势炎盛,遂斩焉。传首京师,故吏尾敦于路劫虞首归葬之。瓒乃上训为幽州刺史。虞以恩厚得众,怀被北州,百姓流旧,莫不痛惜焉。

    公孙瓒杀害刘虞带来的负面影响太大了,刘虞的部下,所受过恩惠的乌桓、鲜卑人都起兵攻打公孙瓒。

    见此,到达徐州援助陶谦的田楷、刘备马上就又得赶回幽州援助公孙瓒。

    但是陶谦一想,你们都走了,如果曹操再次兴兵来攻,怎么办?

    同时,由于刘虞被公孙瓒杀害,已经被朝廷定义为叛逆,以复兴汉室为己任的刘备,决定在此时脱离公孙瓒。

    刘备和陶谦双方一拍即合,陶谦表刘备为豫州刺史,屯小沛。

    田楷见此,也没什么办法,公孙瓒把刘虞杀了,他也怪不得刘备,只得带领兵马返回。

    陈志《先主传》:时先主自有兵千余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既到,(陶)谦以丹杨兵四千益先主,先主遂去楷归谦。谦表先主为豫州刺史,屯小沛。

    话说就在刘备选择留下的时候,属下田豫却选择了离开。田豫的借口是母亲年老,需要自己回家照顾,刘备哭着送别田豫,说:“我只恨不能与你共同成就大事啊!”

    陈志《田豫传》:(刘)备为豫州刺史,(田)豫以母老求归,备涕泣与别,曰:“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

    其实,刘备也不傻,所谓“母亲年老”肯定是搪塞之辞,田豫脱离刘备的实际动机,更多的是对刘备前途未卜而做出的决定。我也不能判断田豫和田楷这两位同姓之间是什么关系,只能说,田豫更倾向于效力于公孙瓒,而不是陶谦。

    田豫返回幽州后,公孙瓒任命田豫为泉州县令(原文作东州,无此地名,陈景云猜测是渔阳郡的泉州县。)。

    再说赵云,按照赵云别传的记载,赵云也脱离了刘备,但是具体时间不明。赵云的理由是兄长去世,而是向公孙瓒提交的辞呈,刘备知道赵云此去不回,在送别之时,牵着赵云的手,依依不舍,赵云安慰刘备说:“我绝不会背叛你的恩情!”

    陈志《赵云传》裴注引《云别传》:(赵)云以兄丧,辞(公孙)瓒暂归,先主知其不反,捉手而别,云辞曰:“终不背德也。”

    ......

    兖州。

    曹操军还定陶,与张邈相对而泣。

    初平四年(193年)秋,曹操率领大军东讨徐州刺史陶谦,替父复仇。

    曹操把家属安顿在(兖州州治)鄄城,临出发前,曹操对家人说:“如果我回不来了,你们就投靠(陈留郡太守)张邈吧!”

    陈志《吕布传》:太祖(曹操)之征陶谦,敕家曰:“我若不还,往依孟卓(张邈)。”

    前九江太守陈留名士边让因曹操屠杀百姓之事多有怨言,消息传到了曹操耳中,被曹操暗中授意给杀害。

    兖州的部分士人们开始对曹操不满了......

    ----------------------分割线-------------------------

    史书勘误:

    范书《陶谦传》:初平四年,曹操击(陶)谦,破彭城、傅阳。谦退保郯,(曹)操攻之不能克,乃还。谦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还。过拔(下邳国)取虑、睢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

    在这里要说的是范书《陶谦传》这段内容不如《曹瞒传》严谨,主要有以下两处矛盾:

    1.曹操无法突破陶谦防线,然后南下攻打下邳国,范书《陶谦传》在曹操“乃还”之后用“过拔”二字无视了地理方向。(图在)

    2.《曹瞒传》说曹操在彭城之战屠杀数万百姓,“泗水为之不流”,范书《陶谦传》则把这个话题转移到下邳屠城时,并说百姓死亡数十万之多(扩大十倍)。

    所以,这说明范晔写《陶谦传》这段文字时有错误理解、夸大解读《曹瞒传》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