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公子,犯法的事情小的可不敢干啊【补三】

不休不修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9中文网 www.79zw.com,最快更新谁还不是个正经读书人呢最新章节!

    大秦人口十数亿,在人族各国中是最多的,读书人同样如此,每年参加科举的学子如过江之鲫,能考中的有几人?

    不足十分之一。

    这还要算上补录的情况。

    由此可知科举的难度。

    “干嘛这么看我。”

    李玄见沈林半响没说话,回头望了他一眼,就看到了沈林幽怨的眼神。

    “我说的是实话……”

    沈林不说话,从被褥里抽出《玉瓶记》,闷头读了起来,同时心中默念。

    人哪能和变态相比。

    看了片刻,他又将其放到一旁,拿出《孟子》读了起来。

    沈林这种举动,李玄很熟悉。

    前世高中的时候他就有这么一个舍友,平时读书不认真,每次考完试看到李玄的成绩就会被刺激到,然后发愤图强……个两三天,又恢复成咸鱼状态。

    所谓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每个学渣都这样。

    没打扰用功的沈林,李玄将书箱放回自己柜子后,就离开了书院。

    他要去致远书行。

    用《聊斋》培养魂体的法子经过聂小倩的试验已经有了初段结果。

    除了被赋灵的魂体穿着大胆外,并没有出现其它的危险性后果,这让李玄决定将《聊斋》的发行提上日程。

    因为这几日是科举时间,来致远书行买书的读书人都少了许多。

    李玄踏进书行大厅,就看到周掌柜带着愁荣坐在柜台里,李玄喊了他两三声都没回应。

    “周掌柜?”

    走到他跟前,李玄挥了挥手,周掌柜这次如梦初醒般的阿了一声,回过神来。

    “李公子,你怎么来了?!”

    看到李玄,周掌柜诧异无比。

    紧接着,他像是想到什么一般,脸色不断变幻。

    “周掌柜还会变脸这种戏法呢?”

    李玄调侃道:“我这站在你面前这一会,就换了好几个脸色。”

    “都出了这么大的事,李公子就莫要说笑了。”

    周掌柜苦着个脸,这让李玄皱起了眉头。

    “怎么回事?”

    “李公子你这个时候过来,不是因为《说岳全传》的事情?”

    周掌柜也懵了,难道自己想的不对?

    “李公子,去里面说话。”

    察觉到事情不太对,周掌柜将李玄请到了书行里面。

    吩咐小二看好书行里的生意,周掌柜将房门给关上,这才重重的叹了口气,沉着脸说道:“李公子,《说岳全传》不能发行了。”

    “什么意思?”

    《说岳》在市场上反响极佳,对致远书行和李玄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怎么会突然间不能发行?

    “是东家的意思。”

    周掌柜苦笑着说道:“前些日子,少东家来了一趟,明确的告诉我,如果再发行《说岳》,让我直接卷铺盖滚蛋。”

    提到少东家,周掌柜面上也露出愤愤之色。

    致远书行在全国的分行都是由分行掌柜全权负责,长乐郡分行虽说是致远书行总部,但这二十多年来其实都是由周掌柜管理。

    “你们少东家的脑子是不是有问题?”

    李玄闻言,当即冷笑道:“这其中的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吧?”

    没有商人会对钱没兴趣,除非致远书行的姓马。

    “我们东家,和大理寺张大人有关系。”

    周掌柜压低了声音,略显无奈道:“李公子是读书人,应该也清楚我们商家的人不得为官,但这么大的书行,在朝堂中没有人的话,如何能在全国都设有分行。”

    “是张选?”

    李玄明白了。

    请圣裁一事,张选栽了一个大跟头,不仅没能将李玄定罪,还被秦王罚了俸禄,降了官职,其后又是伤了张阳的文心,他们父子自然不会这么轻易就善罢甘休。

    “既然这样,那周掌柜将契约拿出来吧,将其解除,《说岳》我自会到别处发行。”

    李玄也是干脆。

    要是他早知道致远书行背后的关系是大理寺,他根本不会选择在这里发书。

    “李公子,我会按照之前《说岳》的售出额,三倍稿酬赔付给你,东家的决定,我实在是没办法反驳。”

    周掌柜内心也很无奈,甚至心里都忍不住将东家给臭骂了一顿。

    《说岳》的成功只是开始,如果一直和李玄合作,未来给书行带来的收益根本无法估量。

    从致远书行出来,李玄又去了隔壁的几家书行,当知晓是李玄要投稿后,全都婉拒。

    这其中的原因,无须多说。

    “真是好手段呐。”

    读书人提升名气的途径,无外乎就那么几种,现在所有书行都拒绝和李玄合作,这无疑对他凝聚名气有极大的影响。

    张选将这条路给他堵死,显然是想给他文道添堵。

    李玄在心中想着对策。

    书行这条路是走不通了。

    “我自己开一个书行如何?”

    “不行,书行的开办需要同时向户部礼部申请,这两部门都是董相一脉,根本就无法实施。”

    朝堂六部之中,兵部自不必说,礼部、户部、刑部三部尚书都是董相一脉,他想开设书行,第一步手续都办不下来。

    “冰糖葫芦~”

    “又酸又甜的冰糖葫芦~”

    大街上,有沿街叫卖的小贩来到李玄面前,露出憨厚的笑容:“公子,来一串糖葫芦吧,便宜的很,1文钱五串!”

    “大叔,你一天能卖多少糖葫芦?”

    李玄心念一动,掏出1文钱递给小贩,看似随意的问道。

    “哎呦,可不敢这么称呼!”

    小贩一脸受宠若惊的样子。

    李玄儒生打扮,一看就是读书人,平日里这些小贩连和他们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更别说读书人还开口叫他们大叔了。

    “回公子的话,运气好些的话,一天最多能卖个一百串左右。”

    李玄咬着冰糖葫芦,算了起来。

    一百串大概二十文,大秦一文钱约等于4块钱,这样也就是八十块钱。

    想了想,李玄看着小贩说道:“大叔,我这里有个更赚钱的行当,做的好了一天保你最少收入一吊钱,你想不想做?”

    “公……公……公子,小……小的是良民,这……犯法的事情小的可不敢干啊!”

    谁料他刚一说完,卖糖葫芦的小贩就一脸惊恐的看着他,打着哆嗦,结结巴巴的说道:“小的上有八十多岁的老娘,下有五个小孩,全靠小的一人养活,公子你还是找别人吧。”

    说着,小贩扛起插满糖葫芦的杆子撒腿就要跑。

    李玄一把将他给拽住。

    这什么跟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