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长歌何采薇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9中文网 www.79zw.com,最快更新[红楼]白鹭悠悠最新章节!

    第二日一早,林黛玉用罢早饭,果然便拉着白鹭一道绕着主院的外墙散步。

    其时朝阳初升,还未能照散薄薄的晨雾,空气凉爽又湿润。两人边说话边走,林黛玉方走几圈便累了,鼻尖沁出小小的汗珠来。又过一会,已是面颊粉红,两鬓微湿,不住地喘息。

    白鹭见她如此,知道估计已经是极限了,再走怕是明天双腿该酸软的走不动了,便扶着她回了小跨院。

    雪雁鹦哥几人见她们回来了,递水的递水,倒茶的倒茶。待林黛玉净了面,喝了茶,又拿出备的衣服来,给她换上。

    忙忙的过了一阵,才恢复往日的平静。

    林黛玉感慨道:“可见往常是我不大动的缘故,今儿走这一会子便觉得累。不过倒也奇怪,走的时候累得很,出了汗又觉得畅快,比我一直不动的强。”

    白鹭笑:“以后走的多了,就不会那么容易觉得累了。”

    林黛玉歇了一会儿,便又起身,去了书房。她近日里在书房发现一本香谱,正是看的如痴如醉的时候,若不是身边人都劝她晚上不要点着蜡烛看,怕看坏了眼睛,她只怕熬夜也要把它看完的。

    白鹭则是自去拿了针线房送来的尺头,想着挑块好看的料子做个荷包。古法的抽丝荷包看起来玲珑可爱,配上琉璃珠子和流苏,正好挂在腰间做个装饰。

    想着林黛玉的衣裳多是浅色系的,白鹭伸手拿了一块橘红色折枝梅蝶纹的丝绸,三两下裁出形状来,又细细的锁了边,就开始飞快的做起来。

    她学刺绣也有三四年了,水平虽称不上多好,下针是稳之又稳,且动作极快。就这么低头做了不到一刻钟,就已经做好了主体。

    又慢慢折出褶子,配上抽带、珠子并流苏,一个荷包就完了工。

    把荷包收好,白鹭又翻出前些日子管林黛玉借的那本游记看起来。

    虽然是竖版繁体字,一点也不影响白鹭对它的兴趣。这书的作者寒塘居士也不知是哪里的人氏,又是个什么身份,用词用语极为活泼动人,一点也不像现下有些文言书籍那样拗口。当然,白鹭自认,这都是因为自己知识水平低,林黛玉看同样的书就能看的如痴如醉,还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林如海今日一早就迎来了赵靖白夫妇二人,因他们到底是临时过来的,那边的事情都还没有安排妥当。因见白鹭精神饱满,举止有度,知道她定然现下过得还好,就已放下了心。至于白猛一家,七皇子早与他们说过已经派人去惩治了。

    因而他们便想着先回泉州,把那边的事情安排了,再慢慢的把重心往扬州这里放一放,以后两边走,也好多与女儿相处。

    再者,他们也知道林如海留下白鹭不只是为了陪林黛玉这一个缘故,只怕还是看重自己两人在七皇子那边的地位。既然如此,他们便不能白让白鹭担个名头,这次来,也是想跟林如海确认一下白鹭的地位,要确保女儿在林家过得舒心才是。

    林如海也不是那一等清高文人的样子,且将心比心,如果自己以为早就去了的女儿实际上还活着,但是又不能时时守着,肯定是要尽其所能确保一下女儿的生活条件的。况且,自然已经下了决定,就要把事情办好,不然空落埋怨,自己面子上也过不去,这个道理林如海还是懂的。

    与两人寒暄几句,便带着他们去了内院。

    穿过垂花门,林如海却不带着他们两个去见白鹭,而是先拐向西边,指了一处小巧的院落跟他们道:“这是我给白鹭准备的住处,现下还没让人收拾好。旁边那个是给玉儿的,也还在整修,预备着收拾好了让她俩一起搬过来,总住在主院旁边也不大好。”

    夫妻两个看这两处院落,一处庭院内进门便是大片翠竹,凉意潇潇,一处却是疏朗宽阔,只在院子一角搭了个蔷薇花架,其下放着石桌石凳。

    心下一想就知道林如海肯定是根据两人的性子分别定的院子,倒是觉得他有心了,还能留意到白鹭喜欢的风格。

    大致看过了住处,林如海才带着他们去了正院。

    三人进了许久未开过的正院正屋,早有丫鬟连忙去泡了茶,上了点心。林如海又使人去把白鹭和林黛玉一并叫来,就暂且喝茶闲话。

    进了屋,见林如海坐在正位,父母分坐左右第一把椅子,白鹭就有些奇怪。先行了礼,随后便在母亲下首坐了,悄悄问道:“不是说不能随便来林家吗?”

    徐柔笑笑,道:“放心吧,没人知道我们过来了。”

    林黛玉站在父亲旁边,颇为好奇的悄悄打量着白鹭爹娘两个,心里也实在惊异的很,这位白家伯母与白鹭也实在是像。

    早就听说若不是近来在府上借居的那位柳公子见过白家伯母,又恰巧遇见了白鹭,怕是这一家人此生都无法相聚。原来自己还不能相信到底是有多像,现在可是知道了。

    可见白鹭是个有福的,谁能料到父母就这么找回来了呢,一家就此同聚,还有了一个弟弟。

    眼底就不由流露出羡慕来,若是自己的母亲也没事就好了,若是经年之后会有人来告诉她,母亲其实没事,还在远远的看着自己就好了。

    林如海余光看到女儿的神色,就知道她在想什么,轻咳一声道:“玉儿,这是你白家伯父伯母。”又对赵靖白道:“这就是在下小女。”

    林黛玉便走回厅中央,分别朝夫妇二人行了礼,叫了人。

    赵靖白看林黛玉通身气度,先赞一句,不愧是江南林家教出来的孩子,虽然年岁不大,已能看出其优秀来。想到女儿这些年就是在她身边,心里便生出好感来,道:“这些年,多亏你看着我们白鹭。”

    伸手欲给个见面礼,摸了半天袖袋才发现自己身上除了银票什么都没有,腰间倒是有一块玉佩,可这东西又不能随便给一个女孩子,顿时尴尬起来。

    徐柔哪里能不知道他?

    笑着将林黛玉拉到身边,将头上两支镶宝石碧玺花簪取下来戴到林黛玉头上,轻轻握住林黛玉双手:“我知道你家里不缺这个,只我毕竟是你的长辈,这也算是给你的见面礼,只盼你不要嫌弃才好。”

    莫说这簪子本身就工艺精巧,用料名贵,就说这一足够温和坚定的动作就叫林黛玉鼻尖一酸,多少年没人这样跟她说过话了。她反手握住徐柔的手,道:“哪里会嫌弃,伯母折煞我了。”

    徐柔又问一番林黛玉素日起居和常做的事,林黛玉一一答了。

    徐柔喜爱之情就更加溢于言表,不住的夸赞林黛玉,直将她夸得面色微红。

    赵靖白见夫人说起话来没完没了,也颇是无奈。这些年她许是被刺激了,见哪家的太太夫人带了小姑娘来,总要拉着人家说半日话,偏还每次都能聊得开心。

    眼见日头越来越高了,赵靖白只得开口道:“夫人,先不要说了。”颇无奈的朝林如海一笑,道:“我们想着今日或者明日就要走了,也来不及择什么黄道吉日,索性觉得择日不如撞日,想今日把认亲的礼走了,正好人也齐全。”

    林如海含笑道:“正该如此。”他也是早有准备的,就是备着有一日全了礼数。

    当下便有丫鬟去拿了软垫来放在屋内中央,又有人去拿了贾敏生前穿过的一件旧衣裳,放在另一个主位上,权当是贾敏在。

    白鹭起身去,跪在垫子上,给林如海磕了头,恭敬地听了林如海的训导,又接了他的认亲礼,便改口,叫了义父。

    再接过另一份礼,朝着那张空椅子叫了声义母,方才起了身。

    全了礼数,这事才最终算定下,众人具是一脸喜色。

    待一道用罢午饭,赵靖白便要带着徐柔告辞。白鹭也知道他们走得晚的话,怕是行路不方便,到底不舍,拉着徐柔又说了会儿话才含泪告别。

    直待看不见马车了,白鹭才依依不舍的想要回去,正准备与林如海和林黛玉说回去时,只见巷口又驶进一架马车,却是林家马车的样子。后面还缀着几个骑着马的男子,瞧着具是风尘仆仆的。

    白鹭稍一思忖,想到怕是林大管家去寻人回来了。

    也不知到底这次他带着人去寻访,有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若是找到了,还得劝说那家人同意过继,若是找不到,怕是还要再想别的法子。

    说到底,林家还是缺一个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虽然林黛玉招赘似乎也能解决这个问题,到底愿来入赘的,怕也不是什么优秀的男子,白鹭自己想一想都觉得委屈了林黛玉。

    白鹭想到的,林黛玉和林如海自然也想到了。

    一时间,三人都停住欲往府里进的脚步,一同站在那里,瞧着那马车慢慢离得近了。

    ——以至于当马车停下后,林兴林大管家下车时差点没崴了脚。

    夭寿啦!怎么老爷小姐亲自在门口等他啊!天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