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战前(第一更)

大魏左将军 / 著投票加入书签

79中文网 www.79zw.com,最快更新三国将军本纪最新章节!

    虽然董卓提出的迁都之议没有得到朝廷大部分人的认同,但是迁都的决策还是确定了下来。

    二月十七日,皇帝刘协及一帮朝廷官员前往长安,至三月五日(前后历时十八天),抵达长安。

    在这次迁都行动中,还有大量兰台(兰台为东汉政府皇家图书馆。)书籍转移至长安,途中因为大雨的缘故,道路泥泞难行,有一半的书籍被抛弃焚烧,这是非常可惜的事。司徒王允整理剩余的书籍,分门别类,儒家经典书籍的传承,王允是有功劳的。

    当时董卓留在雒阳,屯兵于毕圭苑以防御反董联军,而长安朝廷的内外事务都交给王允来处理,王允顺从董卓,董卓也对王允推心置腹,对他没有隔阂和怀疑。(王允后来背叛董卓应该是看到董卓背弃了门生故吏制度、滥杀无辜之后。)

    《太平御览·卷619》引《风俗通》:董卓荡覆王室,天子西移,所载书七十车,遇雨道难,分半投弃,即于处烧燔,麋为灰秽。

    范书《王允传》:及董卓迁都关中,(王)允悉收敛兰台、石室图书秘纬要者以从。既至长安,皆分别条上。又集汉朝旧事所当施用者,一皆奏之。经籍具存,允有力焉。时董卓尚留雒阳,朝政大小,悉委之于允。允矫情屈意,每相承附,卓亦推心,不生乖疑,故得扶持王室于危乱之中,臣主内外,莫不倚恃焉。

    ......

    盖勋与董卓都是凉州人,且盖氏是凉州世家,颇有名望,所以董卓忌惮盖勋。盖勋唯一得罪董卓的事也就是写信骂他,但结果是董卓终究还是没拿盖勋报复出气,反而是处处让着盖勋。

    在开战前的一次军事会议上,河南尹朱儁向董卓汇报了关东联军的军情,顺便表达了一下自己对军事形势的见解,董卓可能是对朱儁当初拒绝做自己副手而有余怒,借题发挥,痛骂朱儁:“论打战老子懂的比你多,我还需要你教?信不信老子砍了你?!”

    董卓发飙时,在场的人噤若寒蝉,朱儁自然也不敢回嘴。此时,盖勋则站出来驳斥董卓,董卓十分给盖勋面子,于是给自己一个台阶下:“我是开玩笑的啦!”

    盖勋竟然还不依不饶,说:“我还没听说过拿杀人当开玩笑的事!”

    董卓没办法,才正式向朱儁道歉。

    范书《盖勋传》:时河南尹朱儁为(董)卓陈军事。卓折儁曰:“我百战百胜,决之于心,卿勿妄说,且污我刀。”(盖)勋曰:“昔武丁(子昭)之明,犹求箴谏,况如卿者,而欲杜人之口乎?”卓曰:“戏之耳。”勋曰:“不闻怒言可以为戏?”卓乃谢儁。

    (史书上有很多人敢去弄老虎的尾巴(如前文的卢植),面对屠刀时他们手无寸铁,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主角光环”,很可能会因此丧命,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最终活下来而觉得他们当初是为了名望而去冒险,在面对强权高压时的刚正不屈,才能证明他们是真的勇士!这就是我所希望展现在书友面前们的祖先!)

    ......

    到了三月,董卓得知袁绥接管广陵郡之事,借题发挥,以袁隗通敌,将其灭族。当然袁绍、袁术也是袁隗之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袁氏宗族共被捕杀二十余人,分别埋葬在长安青城门外与东都门内,后来又担心有人会盗走尸体,再将这些尸体转移至郿县藏起来。

    (小知识:话说在两汉时选拔官员实行的是举荐制度,因此,“门生故吏”这种官场潜规则是世人所尊崇的。董卓作为袁隗的故吏,按照潜规则,他必须在礼节上屈于袁隗,结果,董卓根本不按套路出牌,直接把老领导给灭族了,这么霸道的事是两汉历史上的独一份。

    董卓杀袁隗,其动机不过是畏惧袁隗会对自己不利,但是这件事与董卓杀伍琼、周毖一样,太轻率了,哪怕是将袁隗废其官职,将其软禁也好啊。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所以说,董卓此举得罪了更多的人,导致更多的人投奔两袁(袁绍、袁术)的阵营,走向了董卓的对立面。甚至于董卓被刺身亡后,很多汝南袁氏的门生都去将董氏族人挫骨扬灰以泄愤。)

    ......

    洛阳。

    董卓也知道自己杀害袁隗做的太草率。

    见大家都沉默不语,董卓开口问道:“今者关东之兵,诸位有何良策?”

    下官有人建议:“不若出使者以和关东。”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

    到了六月,长安朝廷派出以大鸿胪韩融、少府阴修、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修、越骑校尉王瑰五人组成的使者团队前往关东劝和袁绍等人,要求罢兵。

    (小知识:在这五个人中,其中韩融是豫州颍川郡人,与冀州牧韩馥是同族,也是当时闻名天下的名士

    阴修是荆州南阳郡人,在史书上没有传记,但有记载说他曾任颍川郡太守,在此期间提拔了钟繇、荀彧、荀攸、郭图等人;

    陈志《钟繇传》裴注引谢承《后汉书》:南阳阴修为颍川太守,以旌贤擢儁为务,举五官掾张仲方正,察功曹钟繇、主簿荀彧、主记掾张礼、贼曹掾杜佑、孝廉荀攸、计吏郭图为吏,以光国朝。

    胡母班也是名士,在党锢时期名列“八厨”,同时还是河内郡太守王匡的妹夫。

    至于吴修和王瑰,史书上是找不到其他资料的,裴松之和李贤都只能摊手。)

    韩融与胡母班、吴修、王瑰四人前往河内郡,阴修是南阳郡人,所以被派往南阳郡去见袁术了。结果袁绍、袁术把胡母班等人都给杀了,除了韩融,因为韩融的名气实在太大了。

    (袁绍指使王匡杀的胡母班。

    《谢承书》曰:“班,王匡之妹夫。匡受绍旨,收班系狱,欲杀以徇军。

    班与匡书,略曰:‘足下拘仆于狱,欲以衅鼓,此何悖暴无道之甚者也?仆与董卓何亲戚?义岂同恶?足下张虎狼之口,吐长蛇之毒,恚卓迁怒,何其酷哉!

    死者人之所难,然耻为狂夫所害。若亡者有灵,当诉足下于皇天。夫婚姻者祸福之几,今日著矣。曩为一体,今为血仇,亡人二女,则君之甥,身没之后,慎勿令临仆尸骸。’

    匡得书,抱班二子哭,班遂死于狱。”)

    议和不成,那么接下来,就只有战争了。

    ---------------------------分割线-------------------------

    兖州。

    东郡。

    东阿县。

    学堂。

    程武:“父亲,议和不成,战乱将至。”

    程立:“袁董之争,洛阳战事将起,大汉无宁日也。”